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很多父母都达成共识“再苦也不能苦教育”,特别是那些家境普通之人,他们对孩子寄予厚望,哪怕倾其所有,也要在教育上“富养”孩子。
可最终发现,结局可能并不能如愿,我们大多数人终其一生可能都难以跳出原生家庭的束缚,能实现翻身改命,爬到金字塔顶尖上的人,永远只有一小部分。现实残酷,我们要早点做准备。
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图文均无关
正如作家刘娜所说:“家庭教育,不是一个造梦的工程,而是一个毁梦的过程。”
梦毁的,何止是孩子,更多的可能是付出了一切的父母。他们在孩子背后拼命托举,换来的结局可能有好有坏,有人逆天改命,自然就有人暗自神伤,泯然众人。
不过无论是哪种情况,我们都不得不看清一个现实:期待破裂,有时候并非是孩子的错,为人父母,你不得不接受在教育中的“失望”。
第一次“失望“:父母的威严有“保质期”,过了就失去了话语权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张锦庭先生提到过,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成效就像打在食品包装上的标签,是具备“有效期”的。
这也就是说,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你们的话语权在孩子心中的分量是会逐年削弱的。
这对中国式父母来说,可能是莫大的打击。因为我们的传统教育观念是,父母给予了孩子生命,有着不可违抗的威严,子女就要对自己言听计从,否则就是不孝,要受到道德上的谴责。
可实际上,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一旦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往往就不再单纯“只听父母言”。
通常情况下,父母在子女面前最有威严,说话最管用的是在孩子出生后的头三年,这段期间,孩子需要“依附”父母生存,他们的生活重心就是父母,所以对父母的依赖度会格外高。
而到了6~10岁左右,父母的权威则处于“次有效”阶段,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有了反抗的苗头,但由于各方面能力尚不能完全独立,所以还是会对父母的权威有所忌惮。
青春期以后,父母的权威已经基本失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无比向往自由,他们几乎懒得听父母的大道理,不喜欢别人过度干涉自己的生活,孩子正式开始独立,与外部世界融合。
而这个过程中,父母们必然会感到无比失落,因为你能感觉到孩子好像正在一步步远离你的世界,她们不再像以前一样单一需要依靠你的教导,这种无力感常常让父母们感到异常难过。
第二次“失望”:你的梦想终究是你的梦想,孩子有自己的路要走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父母们共同的夙愿。
正是因为有付出,所以才会有期待,“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本身是一件毋庸置疑之事。但就怕父母把自己所有的期待和未完成的梦想,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这对子女而言可能就是一种负担。
电视剧《小欢喜》中,宋倩一心希望女儿英子能考入名校,可她却瞒着父母填了南大,妈妈宋倩知道后极力阻止,英子一怒之下要跳河,结果宋倩不仅没反思自己的行为,还哭着抱怨女儿为什么非要选择南大;
小说《无声告白》中,玛丽琳一生都想摆脱母亲的期待,不屑于像母亲那样把家庭主妇成为理想,她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医生,可又因为陷入爱情,断送了自己的梦想。
回归家庭的玛丽琳把所有的野心和梦想都寄托给女儿莉迪亚身上,要求她完成自己的梦想,让她努力学习未来当好一名医生。女儿为了博得母亲的欢心,全然配合着母亲的心意,结果最终因为压力过大而走向绝路。
无论是英子还是莉迪亚,她们虽然活在全家的宇宙中心,在外人看来,都受尽了父母的宠爱,可实际上她们都不过是完成父母梦想的“工具人”。
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孩子亦是如此,最终的结果无疑是两败俱伤。
所以希望父母们能够明白,你们的梦想终究是你们的,孩子们有自己的路要走。
第三次“失望”:终其一生,我们要学会接受自己的孩子只是普通人
在孩子出生前,我们想必会有无数个幻想的瞬间,总认为自家孩子天资非凡,未来必然能成大事。
结果所谓教育,其实不过就是一次次的失望。
当孩子第一次考零分,我们可以安慰自己或许只是“发挥失常”;
当孩子第二次又考零分,我们虽然略感失望,但总觉得还有机会。
可第三次、第四次,或许又是同样的结果。
关键问题在于,明明孩子也努力过,但结果依旧不如人意。
这时,我们不得不承认,我家小孩不过只是一个普通人。他们不够聪明、不够机灵、不够圆滑、做事总是毛毛躁躁,但这样的他们,难道就不值得父母的无价值的爱了吗?
父母都是学霸,尚且可能生出个学渣;父母都是颜霸,也可能生出相貌平平的小孩。
所以我们有时候要接受基因的不确定性,接受大部分人都只是一个普通人。
【总结】
最后借用《无声告白》的作者伍绮诗的一句话送给大家: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希望我们都能走自己的路,不要过度干涉对方的生活,不要给对方太多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