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辽宁的一个16岁学生上了热搜。
起因是在做核酸检测的时候,他想插队,被劝阻之后,居然张口就咬人。
被制服之后,他不仅不认错,还不断叫嚣:“我就是个孩子,错了能咋地,我怕你呀!”随后,还辱骂旁边的群众。
16岁的孩子,原本早就该具备基础的礼仪,也该明白一个人最基本的行为准则,可现实却让人大跌眼镜。
不少网友纷纷表示:
“连起码的家教都没有,再不管,就晚了。““这样的熊孩子,就该被教训!”
而同样是做核酸检测,辽宁大连的一对父子,却让医护人员十分暖心。
那天晚上9点多,医护人员给在居家隔离的这对父子做核酸检测。
得知医护人员连晚饭都还没来得及吃,父亲带着儿子向三位医护人员深深地鞠了一个躬:
“她们太辛苦了;向她们鞠躬,是为了表达尊敬,也希望能让医护人员感受到温暖。”
一个小小的举动,得到了不少网友的点赞: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教真的很重要!”“有这样的父亲,孩子准错不了。”
英国哲学家洛克说过:优良的品性是真正的财富,而衬显这品性的是良好的教养。
细节决定一切,教养,才是孩子的起跑线。
01、每一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熊家长
看过一个视频,一位环卫工人正在打扫,一个男孩经过又折返回来,随手就将手上的纸屑扔在了环卫工的周边的地上。
环卫工人让孩子把纸屑扔到垃圾桶里,没想到男孩却说:“我就是想扔。”
令人气愤的是,孩子的妈妈就在旁边,不但没有制止,还说:“孩子扔了,你就扫起来呗。”
更过分的还在后头,孩子随后一边走路一边扔纸屑,以至于环卫工人只能跟在他的后面,打扫他扔下的碎纸。
有路人指责:“人家爷爷多不容易,你怎么能一直往地上扔?”
谁料,孩子却不屑地说:“他就是干这个的。”孩子的妈妈也说:“不就是个扫垃圾的吗?扔了就扫嘛。”
这样的嚣张态度,让越来越多的路人看不下去了:“他是孩子,你也是孩子吗?”俯身帮环卫工人捡纸屑。
最终,这对母子被怼得哑口无言,灰溜溜地走了。
这个孩子没教养的样子,可不就和他的妈妈如出一辙?
洛克说过:在缺乏教养的人身上,勇敢就会成为粗暴,学识就会成为迂腐,机智就会成为恶趣,质朴就会成为粗鲁,温厚就会成为谄媚。
教养不在于一个人读过多少书,而在于他能不能推己及人,估计他人的感受。
02、你不教育孩子,总有别人来教训他
一辆公交车上,一个7岁的小男孩,不知为什么,总是去踢旁边座位上的一名年轻男子。
这样的行为,无意于挑衅。
忍耐了几分钟之后,年轻男子终于忍不住站起来,将孩子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虽然不赞同用这样的方式教育孩子,但不少网友还是表示理解。
小孩子偶有调皮,是很正常的事。但从调皮变成顽劣不堪,又放任不管,那就是父母教育出了问题。
海口一个家长带两个孩子去看电影,当时的场次只售出了那三张票,于是就出现了下面这一幕:
两个孩子不仅在空座位上爬来爬去,玩疯了之后还多次用脚去踢电影银幕。让人讶异的是,坐在下面的家长根本就没有任何制止行为,就这么放任孩子搞破坏。
之后,还是影院工作人员发现屏幕上面有很多脚印,查看了监控才发现。
因为银幕是一种特殊的设备,踩和踢会导致银幕表层的金属粉脱落,造成成像变形。光是维修制作的费用就需要一万多,这还不包括制作的时间,以及安排影片的损失。
不少网友表示:“不要说他还是个孩子,孩子不懂事,难道大人也不懂事?”
每一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熊家长。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一味地纵容孩子,难道不是害了他们?
03、教养,是孩子的起跑线
有人说:决定一个人层次高低的,是教养。
深以为然。
一位妈妈,带孩子坐地铁的时候,孩子睡着了。为了不让孩子的鞋子踢到邻座的乘客,她全程用手挡着孩子的双脚。
一个孩子,用自己瘦小的身体挡住玻璃门,只为让其他人顺利通过。
地铁上,一名男子在座位上剥大蒜,直接将蒜皮扔了一地。
可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一个穿着校服的女孩默默地把地上的蒜皮捡了起来,带出地铁。虽然这名男子跟她说:“有人会打扫的,你不用捡。”但女孩依旧继续捡。
不知道这名男子的内心,是否会有那么一丝丝愧疚闪过。
事后,有人找到了这个女孩。女孩却说,自己的父母一直是这样教导自己的,这只是举手之劳而已。
这样暖心的举动,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但有教养的人,却能做到无比自然。
正如作家笛安所说:“教养这东西就像血管,可以盘根错节地生长,长在你血肉之躯的最深处,密不可分。”
每一个孩子的模样,都是原生家庭的教养。
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善,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恶。原生家庭,是影响孩子成长至关重要的因素。
04
当然,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并不是毫无底线地纵容他人,而是让他们成为一个有礼貌、懂得感恩,不随意给别人添麻烦的人。
决定一个人层次高低的,是教养。
有高学历的人,不一定有教养;有的人虽然没什么学历,却很有教养和分寸。
而有教养的人,就算其他条件不如别人,也可能因为人品和细节,得到别人的赏识而逆风翻盘。
穷养、富养,都不如教养!
告诉孩子,真心对待他人,也能赢得对方的感激和温暖,这将让孩子受益一生。
——END——
文| 菈妈,多平台签约作者,喜欢阅读经典育儿和心理学书籍,专注科学育儿和亲子情感的二宝妈。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欢迎关注我,一起探讨噢。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