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哇哇哇……救命啊.......”儿科预防针诊室那边不断传来一个小孩撕心裂肺地叫喊。
“爸爸,快来救救我!爸爸,救命啊!”
原来,是一位3岁的小女孩因为害怕打针,在诊室里又哭又闹,拦都拦不住,医生根本无法下手。
“宝宝,哭也没有用啊,哭也要打的啊,不然身体不会好的。”女孩的爸爸一边安慰着小女孩,一边抓着小女孩的胳膊试图让她听话一点。
没想到小女孩哭得更厉害了,非要往门外跑。无奈之下,爸爸只好摁住宝宝的胳膊,医生把针头扎进去的时候,孩子的身体使劲朝后缩了,随着滋滋“哎”地一声,预防针已经被打好了。
打完针以后,爸爸准备去给女儿拿药,谁知道刚走出诊室门女儿就扭头又回去了,爸爸还纳闷呢,只见女儿朝着打针的医生屁股踢了一脚,说:”刚才痛死我了!
“看到这一幕,爸爸也是苦笑不得,网友们看到也纷纷评论:那些年打过的针,你还记得吗?
打针是孩子的成长历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经历,哪怕身体再好,预防针还是少不了要打的。
打针是会痛的,不过也不是特别痛,是所有小朋友都能承受的感觉。不过需要提前给孩子做好思想工作,帮助他们调整心态。
为了防止孩子打针时的嚎啕大哭,情绪崩溃,我们平时从这3点对于孩子进行引导的:
1.给孩子做心理上面的劝导。
孩子惧怕打针其实是心理压力造成的,如果家长们给孩子做心理上的疏导。
给他们讲解,“打针其实就像吃药一样”,是一件小事,分分钟就搞定了,没什么可怕的,而且打完针身体还可以变得很棒。孩子一听,打针其实没那么可怕,心理上就没有那么惧怕打针了,第一次会偶尔会又吵又闹,下一次,下下一次就不会那么抵触了。
2.适当的设立一些同意打针的小奖励
这个方法是特别奏效的,给奖品的机制可以激发孩子的潜能,特别是一些充满诱惑的的奖励,比如男孩子喜欢“变形金刚”,女孩子喜欢“芭比娃娃”,小家伙们最容易被这些东西折服,努力克服困难,就能拿到自己心心念念的礼物,何乐而不为呢。
记得一位医生讲述了他的一次经历:我在接诊4、5岁左右的小朋友的时候,家长说这孩子绝对不会配合打针的,孩子最开始不听话,但是打完针一般哭不了多久,基本上打完按着棉球出了注射室就不哭了,因为打完针后换来了一盒QQ星,孩子马上就甜甜蜜蜜了。
打完针得到奖励的孩子们,会觉得这是一次很“划算的交易”。家长们如果都这样做的话,我想孩子们同意打针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3.去鼓励孩子
每次打完针我们都会听到护士阿姨的夸赞,小孩子喜欢听鼓励夸奖的话语,当他们打完针嚎啕大哭的时候,不要去哄他们或者是责骂孩子,而是要去鼓励他很勇敢,小孩子内心觉得受到了爸爸妈妈的认可,情绪上也会得到缓和。
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每天都要面对许许多多的小朋友,和每个小朋友沟通的时间有限,所以很难保证让他们对孩子一点一点的引导和沟通。那家长们就要负责安抚孩子情绪,去鼓励他们,做更深入的沟通。
其实儿童的忍耐力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他们,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他们多半能够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 孩子在成长中会遇到不少让他们感到困难和惧怕的事,家长的职责是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让孩子以积极平和的心态面对这些事情,把痛苦降到最低。
补充:永远不要威胁孩子:如果你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
这种话是极为愚蠢的,我在生活中见过许多家长这样对孩子说,而效果并不是特别奏效,孩子只会情绪越来越低落、直到崩溃大哭。
但是这种行为,真的好吗?淘气、苦恼、不服从,等等,都 被归为“不听话”,在这样的威胁下,孩子会以为:“不听话=妈妈不要我了=得不到爱=被抛弃”。
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的创伤是非常大的!而且长期在这种胁迫 下,孩子大多会变得非常遵守所谓的“规则”,成为一个内心敏感、不敢表达自己、没有安全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