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被打折」的骨科耗材,只有「手术机器人」才能替它接上

医疗耗材厂商的日子不好过。

2020年11月,在总结地方对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的基础上,我国首次对冠脉支架进行国家集采,中标的冠脉支架产品价格从均价1.3万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降幅超过90%。

在集采的高压态势下,以骨科为代表的耗材领域,也卷入了一场大洗牌。

3月21日,京津冀“3+N”联盟开展的骨科创伤类医用耗材带量联动采购,全国共16个省区市参与,采购总量108.57万套,共89家企业的20026个产品中选。

其中,价格最低仅5.51元(浅螺纹螺钉-2),最高价为2059.96元(跟骨髓内钉),骨科创伤类医用耗材平均降价83.48%。

在这次联动各省医院带量采购的风潮中,骨科创伤耗材价格彻底迎来历史新低。严峻的行业形势面前,耗材厂商或将集体迎来一次并购和收购潮。

医疗耗材厂商的出路在哪里?

浩悦资本的管理合伙人杨振军对医健AI掘金志说到,“如今,(骨科耗材厂商)被手术机器人公司收购,不失为一种好选择。”

短期来看,耗材傍身机器人,不仅能获得自身发展的第二曲线,还能使机器人公司获得稳健的现金流,促进收入结构转型。从达芬奇的成长轨迹来看,「机器人+耗材+服务」的模式,或许会让医疗行业迎来一种新变化。

医疗机器人与耗材的「相互成全」

医疗机器人公司与耗材公司的兼并、融合,国外市场早已给出了参照样本。

据《医健AI掘金志》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美敦力、谷歌、强生、捷迈、施乐辉、西门子、史赛克、CRM Surgical等传统龙头公司,都通过收购、并购与自身体系融合,在手术机器人领域完成布局。

其中,在骨科机器人领域的收购最为频繁。

价格「被打折」的骨科耗材,只有「手术机器人」才能替它接上

国外四大器械巨头收购机器人公司的代表性案例

以全球最大的医疗设备制造商美敦力为例。2018年,美敦力公司以16亿美元现金购买以色列骨科机器人公司Mazor Robotics及其机器人辅助手术平台。

在收购完成后的一个月,美敦力在美国推出了Mazor X Stealth机器人辅助脊柱手术平台,不仅扩大了美敦力在脊柱外科市场的领导地位,还加快了其向机器人辅助程序的研发节奏。

经过一年的产品技术消化,2019年,美敦力推出了Hugo Ras模块化腹腔镜手术机器人辅助系统。

在两种机器人以及辅助系统推出后,美敦力的耗材能力得到了极大的体现:不仅机械臂设计灵活,末端执行器还十分兼容公司的现有产品组合。

这种设计,让医生不需要花费精力适应新器械,也被业内人士看作美敦力挑战达芬奇的一个重要优势。

相比于达芬奇以十年为周期进行机器人产品迭代,美敦力将机器人产品上市的周期压缩到更短。

杨振军表示,“很多耗材公司看好一个方向,但不一定完全自己去做这个事情,并购就是一条捷径。从结果上看,全球医疗器械巨头都至少收购了一个机器人公司。”

在杨振军看来,传统骨科耗材领域发展数十年,行业创新相对不多,而如果和代表数字化、智能化、微创化、精准化的机器人进行有效的整合,却能打开耗材创新的新通道,进而走出公司的第二曲线。

两者兼容后,一方面能保持自身增长势头迅猛,以其综合性耗材、先进性机器人技术巩固企业现有的增长亮点、刺激疲软的是市场业务;另一方面还能在保持自身庞大的市值同时,积极拓展下一赛道飞速发展空间。

如今,骨科机器人厂商和耗材商“相互成全”的逻辑,也在中国市场上演。不过这个思路有些不一样。

 中国,拥有一套迥异的收购逻辑

从骨科手术机器人公司的发展方向来看,短期以设备销售为主,但长期来看,耗材将成为主要收入来源。

2020年,国内手术机器人市场销售中系统占据55.8%,耗材占据38.2%;但同年美国市场机器人收入仅占 25.3%,耗材占 57.7%。

随着手术机器人行业不断成熟,这类公司的收入方式将逐渐演变为“以耗材拉动机器人”。

在杨振军看来,国外早已按照 “耗材公司收购机器人”的形式进行,但国内耗材公司并没有形成相对的垄断,收购形式很有可能会截然相反,我们会看到“机器人公司收购耗材公司”的交易发生。

他站在买方和卖方的角度给出两点原因。

首先,国内耗材公司要不要被收购?

如今,国内耗材的压力可想而知。一面是耗材集采背景下价格大缩水,收入与利润增长空间集聚压缩,一面是智能化与精准化,提升手术成功率、效果、缩短医生学习曲线,大势所趋。

医疗器械单品天花板低,大多数公司体量和市值相对较小,行业集中度较低。长期以来,我国巨大的人口体量和庞大的医疗市场,为小型低值耗材公司的生存提供了空间分了一杯羹。

就如去年国家关节带量采购,有48家企业参与投标,最高的厂商市场份额仅仅16%,市场高度分散。

而随着去年关节关节带量采购在今年落地执行,尽管有44家中选,但82%的价格降幅,会让中标的和未中标的中小企业面临生存的压力。

耗材企业的估值被大幅度打下来,未进入集采目录的厂商面临退出市场。

所以,市面上预计会出现一波“甩卖潮”。只有少数产品和技术、市场份额有优势或者特点的公司会被收购或整合,其余企业均会消失。

在杨振军看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一定会有一个“机器人市值上行、耗材市值下行”的最佳窗口。

其次,手术机器人公司需不需要收购?

从产业迭代和医院需求来看,手术机器人符合时代发展趋势。但反观耗材行业,多年来,这一领域早已创新乏力。

“随着时间的发展,机器人产品一定会从‘适应’耗材,到重新‘定义’耗材。”杨振军谈到。

同时还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国外的机器人系统几乎都是封闭的,使用自己的耗材;但国内的机器人系统基本都做成了开放式平台,期望打造成可适用于各个耗材厂家的机器人。这样让医院在选择机器人公司的时候会更加倾向于选择国产公司。

这点也不难理解,国外机器人系统建立在耗材母公司的基础上,势必要给母公司“带货”。

但国内耗材产品分散,每一家医院有多家公司的耗材在使用,医院很难为了采购一台2000余万的外资企业机器人,而只用这家公司的耗材。

另外,国内机器人发展较晚,有耗材的公司同时又拥有机器人的公司就更少,国内主要是微创医疗、华科润等属于这一类公司。

以手术机器人领域的商业化成功案例——直觉外科公司为例,收入结构为耗材、机器人、服务的收购占比分别为50%、35%、15%。

其他骨科手术机器人的收入演变模式也不会例外。要想成为优秀的企业,机器人也要通过整合耗材公司,让自己的机器人“金鸡”可以“下金蛋”。

与此同时,满足未来机器人给外科手术重新定义耗材产品与工具的诉求,也要求机器人公司有能够研发和生产耗材的基因。

行业的跨界、整合,何时出手是最佳时间点

在骨科类高值耗材的集采背景下,骨科手术机器人正成为行业巨变的关键节点。

近年已有6款国产骨科机器人产品先后上市,如天智航、鑫君特、键嘉、和华瑞博等。预计到2023年,还有多款产品能够顺利“拿证”。

经过前几年的市场培育,集采政策红利的爆发,北京已经在去年10月正式将骨科类手术纳入医保,全国各省份陆续列入收费目录,骨科机器人的手术量有望在2026年突破50万台,累计装机量有望达2000台。

价格「被打折」的骨科耗材,只有「手术机器人」才能替它接上

已获得NMPA批准的骨科手术机器人产品

综合来看,超百亿规模的骨科机器人市场已经成为了下一个蓝海市场。目前,国内已经出现天智航、微创医疗、键嘉等相对成熟的产品。

尽管骨科手术机器人被外界视为正值壮年,但自身的商业化能力依旧是个变数。

在手术机器人行业,无论是国内外,商业化趋势一定是围绕「设备+耗材+服务」打造闭环,收购耗材是关键的一步。下一步,才能聚焦在智能化、耗材、核心零部件等方向,以平台化为大趋势,真正迎来人机交互的手术机器人。

价格「被打折」的骨科耗材,只有「手术机器人」才能替它接上
价格「被打折」的骨科耗材,只有「手术机器人」才能替它接上

手术机器人的商业模式和未来发展方式,图源杨振军医疗机器人大会演讲

一是能够不断完善产业链布局,二是为机器人产品找到一条更稳定的现金流,将过去 「 以药、械养机」的思路变成「机器人反哺其假体、耗材销售」。

“手术机器人这种高度复杂系统面临的产业化风险,是从小批量到规模化。它不是量变,而是质变。”元禾原点投资合伙人杨志文,曾在今年年初的2022中国医疗机器人产业创新大会上这样感慨。

“当下是行业整合的窗口期,期待优秀的投资人可以助力优质手术机器人企业,加速整合耗材企业。当整合到一定阶段,国产机器人的崛起才真正到来。”杨振军表示。

因为机器人本来就代表未来的方向,长期来看未来将是机器人赋能耗材,由机器人去定义耗材,带来一个新的医疗时代。

未来,手术机器人赛道需要投资人、机器人、耗材三方共同努力。

杨振军预判:“5年之内,国内机器人收购耗材的事情肯定会发生,具体的时间点无法预判,这是多方运作的一个结果。”

比如耗材公司的估值是否被打到最低、收购时的竞争对手是谁,会不会抬高交易价格、类似教育的改革政策是否又倒向手术机器人这一边。

合纵、连横的故事,自古有之。未来,手术机器人与医疗耗材的收购与被收购,一定会不断上演。

雷峰网雷峰网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3531 字。

转载请注明: 价格「被打折」的骨科耗材,只有「手术机器人」才能替它接上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