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的表弟已经上初一了,可是个子还是矮矮的,跟个小学生似的,他爸妈却认为,夫妻俩个子都不矮,孩子可能只是晚长罢了。其实,很多人可能都存在这个误区,认为孩子不长个儿=晚长,而且还振振有词的说,早长的孩子长不高,晚长的孩子才能长个大高个儿。
生活中确实也存在上了大学还长个子的,但那是个例而已。去医院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科室里看看,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求医生想办法,可是孩子已经到了青春发育的中后期,生长速度很缓慢,骨盆已经闭合或者接近闭合,此时任凭是神医也几乎是回天乏术。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800万矮小群体,并且每年递增16万人。
其实,孩子的身高生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且遵循增长规律:1岁以内的婴幼儿身高增长最快,大约25~27㎝,1到2岁期间增长10~12㎝,两岁以后一直到青春期,每年几乎都保持5~8㎝的增长速度。
等孩子到了青春期,对于身高来说又是一个“快速增长期”,这个时间一般会持续三年左右,男孩在这三年内平均会长高28㎝,女孩平均会长高25㎝,等过了青春期,身高的增长空间便不会太多,所以如果孩子青春期都快过完了才想着来检查身高,早为时已晚,要知道,身材矮小者不可避免会出现自卑、抑郁等心理障碍,有的甚至还会影响到成年后的升学、工作、择偶等。
那么,在生活中,关于孩子身高发育,人们普遍会有这几种“常识”,其实都是误区,注意别被骗。
误区一:固守“晚长”的老观念。
一个“晚长”不知道害了多少孩子,要知道身高的发育就像一条单行线,是不可逆的,所谓错过了就是错过,所以作为父母,要了解孩子身高发育规律,如果在排除疾病因素而发现孩子生长缓慢时,尤其是每年增长低于5㎝时,要果断带孩子去医院负责生长发育的科室进行检查,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觉得孩子大点就长开了,一旦耽误了干预最佳时机,会留下遗憾。
一般情况下,孩子年龄越小,骨质的软骨层增生及分化就越活跃,孩子身高增长空间就越大,但是,如果女孩骨龄超过14岁、男孩骨龄超过16岁,骨骺线就已经基本闭合,因此10岁前是干预和治疗的黄金时期。
误区二:多补营养品孩子才能长得高。
现在的物质生活极其富裕,可以只要你想吃,就没有买不到的东西,因此有的家长为了促进孩子营养摄入,不惜花费重金为孩子购买名贵营养品,有一次我在网上看到有个妈妈说,她儿子每次需要吃4种不同的儿童保健品,每天吃3次。
可是你知道吗,盲目给孩子补充营养品,很容易导致营养过剩,青春发育年龄提前,性发育也随之提前,导致身高发育提前停止,最终“高小孩”变成“矮大人”。
误区三:“增高产品”可能是收的智商税。
你会给孩子服用“增高液”之类的产品吗?有些产品孩子服用后,可能短时间内成效很大,但那多数是牺牲了身高生长期换来的,简言之,就是短期内孩子身高生长很快,但是生长期被缩短了,反而会导致最终身高并不理想。
总之,虽然遗传因素决定了身高发育的七成,但是还有三成是靠后天的努力可以改变的,尤其是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均衡搭配的饮食、科学规律的运动习惯,都是促进孩子身高发育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