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健康遇到了“三伏天”,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

【来源:青岛疾病控制】

“三伏天”是夏季中最难熬的日子,伏天的特点就是温度高、湿度大、白昼时间长。人们相对晚睡早起、休息时间减少;人体易出汗,会造成体内各种营养物质的大量消耗;人爱喝冷饮、食欲不振;活动减少、不能坚持锻炼身体。总之,人体摄入会减少,而消耗会增多。

2022年三伏天长达40天

初伏:2022年7月16日至7月25日

中伏:2022年7月26日至8月14日

末伏:2022年8月15日至8月24日

从7月16日开始入伏,到末伏的8月24日,今年的三伏天长达40天,一般“三伏”中以中伏的平均气温最高。

那么,当健康遇到了三伏天,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当健康遇到了“三伏天”,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

注意补水去火

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正是人体阳气旺盛之时。人体阳气在夏季会愈生愈旺,体内寒凝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因此,三伏天人稍微劳动或运动就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所以,补水养生很重要。

炎炎夏日容易导致人火气上升,表现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夏日去火的食物,可选择西红柿,冬瓜,苦瓜,绿豆,这些都十分适宜在三伏天使用,进食之后可以达到降火的目的,同时补充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达到清热、消暑的功效;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

重视饮食卫生

进入伏天后,高温、潮湿的气候环境为病原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便利。因此,在夏季尤其是伏天,细菌等繁殖较快,瓜果蔬菜或粮食等很容易发生霉变、腐烂变质。伏天潮湿环境易滋生霉菌,尤其是花生、玉米、大米等粮食容易发生霉变产生黄曲霉毒素,这种毒素是诱发肝癌的重要原因。因此,伏天应特别注意饮食卫生,不要吃霉变的粮食。

“夏练三伏”保健康

天气炎热也应坚持体育锻炼,这样才能使身体更好地获得“顺四时、适寒暑”的能力。其实,在炎热的夏季,不爱体育锻炼的人,越是怕热越觉得热,越不活动,肌体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就越差。在热环境下锻炼,能使皮下毛细血管扩张,体腺开放加速,散热能力得以提高,使肌体有更强的调节体温能力,所以很多专家提倡“夏练三伏”。但应避免在10时至16时之间在烈日下大量运动,以防中暑。

小心提防空调病

排汗是人体的一种排毒过程。在夏季,借助于外界的阳气,人体本来是要将体内的各种寒湿毒排出体外,但空调的介入打乱了这个过程。不仅排毒不彻底,反而将外界的寒也一起带入到体内。因此,这个阶段人们很容易得空调病,诱发风寒感冒等等,引起浑身肌肉痛、关节痛、头痛、无汗、食欲不振,甚至浑身发冷、发烧。在无空调的环境下,通过发汗将不正常关闭的毛孔再次打开,排出体内的寒湿。只要人体恢复正常出汗了,体温就会降下来,浑身上下不适的感觉也就慢慢消失了。

保健康可冬病夏治

伏天也是冬病夏治的好时节,其中贴敷疗法最为盛行。它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理论,在我国农历“头伏”“中伏”“末伏”的时令期间,利用夏季气候炎热、人体阳气最旺盛的客观条件,用特定的中药在特定的穴位上进行贴敷,以达到治疗某些在冬季容易发病或加重的疾病,增加抵抗力的目的。

但冬病夏治并非人人皆宜。冬病夏治主要针对三周岁以上虚寒体质的人群,患有冬天容易发作或遇冷易加重的疾病,如哮喘、反复感冒、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风湿病等。有内火、湿热体质的人不适合冬病夏治。

“三伏天”即将到来,小伙伴们准备好了吗?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470 字。

转载请注明: 当健康遇到了“三伏天”,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