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发烧抽搐,奶奶伸手让咬;医生:精神可嘉但不提倡

最近儿科发烧病例增多,自然就会碰到了发烧抽搐的案例,因为发热抽搐在儿童期患病率3%~4%,即每100位发烧儿童中,就有可能存在3~4位会发生抽搐。

2岁男童,在家里突然抽搐,奶奶抱起就来了。来到医院时:

小孩的“人中”处有指甲按印、皮肤已破损、少许出血,奶奶的拇指在小孩嘴里咬着。

粗略的查看一下眼神、手脚活动情况,评估现在没处在抽搐状态,估计在来医院的路上就已经没在抽搐了,果然把拇指从口中取出时,小孩立马就哭了,注意:这哭声是个好事情,会哭就证明没在抽搐。相反,奶奶的拇指被咬的很深、流血不少。

以上担心抽搐时咬到舌头,把手指放进嘴里是不妥的,想想:手指被咬破会出血,如果血液被误吸入气管、肺里怎么办?

孙子发烧抽搐,奶奶伸手让咬;医生:精神可嘉但不提倡

认识热性惊厥的发生特点

一、体温多少度引起发烧?

小孩发热抽搐,也叫热性惊厥,发作与体温骤然升高有关。

特点是骤然升高,即很快,快到抽搐发生时其家长往往还没有觉察到患儿在发热。

所以,发烧多少度引起抽搐没确切答案,有些38度就抽搐、有些39度抽搐。需要记住的是发生抽搐时,多在发烧发生时的初期,然后体温一下子就猛然升高,刺激强烈,就有可能触发抽搐。

孙子发烧抽搐,奶奶伸手让咬;医生:精神可嘉但不提倡

二、发生原因与年龄有关,男孩发生率多于女孩

多在6个月一3岁发病,平均18~22个月,而少数4—5岁发病,6岁以上较少。

这种年龄特征与脑发育成熟度有关,此时的大脑发育不完善、未成熟,脑的兴奋和抑制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惊厥阈值低,受到较强刺激时易触发阈值发生惊厥,如体温的骤然上升的刺激。

随着年龄增长,大脑发育逐渐完善,发病次数会减少或消失。同时男孩发生率多于女孩,这可能与女孩发育快于同龄男孩有关。

孙子发烧抽搐,奶奶伸手让咬;医生:精神可嘉但不提倡

三、抽搐的经过

发生于发热初期,一般为突然发作,即开始为四肢抽动,两眼上翻,口角牵动,牙关紧闭,口吐白沫,随即全身抽搐、呼吸不规则或暂停,然后面部、口唇发黑,一般抽搐时间为几秒或几分钟内结束。

少数也有其他形式发作,如失神、不会哭、肌肉阵发痉挛、呼吸不规律等。

四、抽搐时间过长不缓解怎么办

一般的发热抽搐会在几秒或数分钟内结束,我们称为单纯性热性惊厥。

如果抽搐长时间不缓解,伴有以下情况的,考虑复杂性热性惊厥,提示癫痫或其他潜在疾病可能,需进一步寻找病因:

一次抽搐发作时间持续15分钟以上;

24小时内反复发作≥2次;

局灶性发作。单纯性热性惊厥为全身性发作,如出现局限性或不对称发作,则为局灶性发作。

反复频繁的发作,发作总次数超过5次以上的。

孙子发烧抽搐,奶奶伸手让咬;医生:精神可嘉但不提倡

五、首次出现抽搐后,什么因素与复发有关

发病年龄,首次发作时年龄越小越易复发;

首次体温,首次发作时的体温越低,复发率越高,原因可能为患儿对发热更为敏感。

家族史,直系家属中有癫痫史或热性惊厥史者,复发率高于无家族史者。

首次发作情况,即第一次出现发热抽搐时,24小时内抽搐次数越多、持续时间越长的,复发率越高。

孙子发烧抽搐,奶奶伸手让咬;医生:精神可嘉但不提倡

六、抽搐时,怎么处理

对家长而言,看到自己孩子抽搐、面色发黑,心理极度恐慌。

其实热性惊厥是一种普通的良性经过的疾病,儿童期患病率3%~4%,特别在医院里,算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而且预后较好。家长应了解:绝大多数热性惊厥会在数分钟内结束,这并不会在任何方面对大脑有所损害。

因为抽搐绝大多数会在数分钟内结束,所以抽搐时并不需特别的干预。相反,错误的干预可能会带来额外的伤害。对于家庭、甚至医生,在患儿发生热性惊厥时,应对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呼吸道通畅。

孙子发烧抽搐,奶奶伸手让咬;医生:精神可嘉但不提倡

保持呼吸道通畅方法:

不要往嘴里塞东西,抽搐时的咬力很大,容易咬断物体或者造成牙齿脱落引起窒息。

一般不会咬舌头,因为抽搐发生时是牙关紧闭的,抽搐过程少有发生咬舌头;如其他原因发生有咬舌头,可用纱块或者毛巾折叠垫于牙上。

体位,最好侧卧位或将头摆向一侧,因为如果发生呕吐,此体位不易发生误吸。

清理口腔异物,如发生抽搐时口腔内留有食物、呕吐物或痰液,应清理干净。

最后,对于热性惊厥的防治,主要是针对原发病的处理,如用退烧药物和其他物理降温措施;在发生抽搐时,应保持患儿呼吸道的通畅,避免用力对抗抽搐的肢体,以免发生骨折可能。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678 字。

转载请注明: 孙子发烧抽搐,奶奶伸手让咬;医生:精神可嘉但不提倡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