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低层次”的父母喜欢唠叨,而聪明的父母却各有招数。儿时孩子不懂规矩总是容易做错事,家长自然想在第一时间纠正孩子错误的做法,所以就会在旁边不断地提醒他们。父母觉得不断的唠叨就能让孩子记住,实际上这种教育方法只会让他们越来越反感,从而在心底远离你。唠叨并不是一个好的教育方法,各位家长应该及时改正,并且找到更加有效的教育方法。
“让你学习你在干嘛?昨天教你的诗会背了吗?玩儿一小会儿就赶快去学。”孩子一脸无奈的听妈妈唠叨完,然后又自顾自地玩起来,仿佛刚刚根本就没有听到似的。
随后,我和闺蜜坐在沙发上聊天,她又忍不住开始唠叨。“我家孩子真是太不让人省心了,每次学习都不自律,说了很多遍,他也不放在心上,这次考试又退步了三名。”看得出来她真的非常为孩子着急,才会旁边不断地提醒孩子。
家长过度唠叨只会让孩子出现抵触情绪,这样反倒不利于教育。我们总是习惯于用讲道理的方式让孩子明白事情的正确做法,但却没有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问题。或许你这种陈述问题的方式,孩子根本就听不懂,而且他们也不感兴趣。
为什么说爱唠叨的父母是“低层次”父母
1. 唠叨,令孩子反感
总是重复说一样的话,不论是谁听过很多遍都会出现抵触的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将拥有自我意识。他们能够学会自己做判断,而父母只需要做好引导,而不是在一旁指挥孩子怎样做。大部分唠叨都是无效的语言,只是家长在宣泄自己不满的情绪罢了。讲太多孩子会更加厌烦与父母沟通,不利于教育的实施。
家长自认为自己的唠叨很有道理,可这些话并不在孩子的理解范围内。家长应该试着转变自己的表达方法,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和他们沟通,而不是一味地唠叨。
3. 唠叨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六岁以前的孩子可从父母平时的语言中学习到相应的知识,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已经具备了不错的语言基础,而过多的唠叨对于孩子来说已经毫无意义了。
聪明的父母用哪些“招数”教育孩子
1. 把孩子当成一个“大人”
这里主要强调的是把孩子当作一个具有独立思考的人,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应该和孩子共同商讨结果,而不是自己帮孩子做决定。只有真正做到尊重孩子,他们才愿意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才能达成有效的沟通。
希望各位家长不要总是唠叨说些无用的话,而是直接简明扼要地讲出事情的关键。例如想让孩子去学习,那么我们就应该把学习时间具体化。给孩子制定一个时间表,让他们严格按照上面的计划去学习。
3. 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家长唠叨无非是为了防止孩子犯错,可是他们如果没有承担过犯错的后果,那么又怎么能长记性呢?所以我们不妨让孩子做错一次,尝试让他们自己承担后果。这样做可能会比不断的唠叨更有教育成效,当然大家要注意分寸,保证这件事情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你平时有唠叨孩子的习惯吗?在你看来,这种教育方法有什么弊端?可以在下方留言和大家分享你的育儿经验。
往期好文分享
青少年科学家培养中心深圳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