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天下父母心,在这个世界上恐怕没有父母不希望孩子过得更好。看着那些带着笑容的小天使降临到这个世界,做父母的也许从那一刻开始,心底里就已经发誓,不管出现什么样的情况,都要保证自己的孩子茁壮成长。现在的物质条件不是之前可以相比,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已经不是一件难事。但难的是很多父母依旧像以前那样只关注孩子身体上的变化,从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灵也会随着身体的变化一天天发生着改变。
心灵上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孩子是否能够成为一个自信的人,一个自信的孩子更容易有自己的想法,对于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考虑。相对而言,要比不自信的孩子更加自立自强。一个自信的孩子更愿意去挑战一些有难度的事情,从而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一个自信的孩子在生活当中的各个方面都不需要父母花费太多的心思。想要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自信的人,这是每一个做父母心中都无比期盼的。但是在培养孩子的道路上,有些父母却是有意无意地扼杀孩子这种自信心。
打击式的教育是扼杀孩子自信心的第一杀手,在很早以前教育孩子的理念就是不能够让孩子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骄傲就是因为孩子自信过度。不过坚决打击孩子骄傲自满的情绪,也在间接上扼杀孩子的自信。中国式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一个奇特的观念,那就是不管孩子做得多好,都不能够去夸奖他。相反在孩子做得不好的时候,父母反而百倍夸奖。
试想一下,当孩子完成了自己心中认为很难的事情,向父母炫耀的时候,父母非但没有肯定孩子的这种成就,反而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打击。孩子虽然不是成年人,但是内心深处也有自己的各种需求。在心理学上认为认同感是人类5大基础需求之一,而父母对孩子的打击,恰恰是对孩子认同感的打击。时间长了孩子内心深处得不到父母的认可,相对于其他孩子来说就更加容易自卑。因此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打击式教育虽然必不可少,但并不能够成为父母一贯的手段。
其次就是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做对比,在生活当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你看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怎么优秀,父母说这句话的初衷可能是为了激励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长得更快。但奇怪的是在这种情况下,父母总是希望孩子能够有自己的想法,而在其他事情上,父母却总是否认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当与其他孩子做对比的时候,孩子的内心深处,那种家庭归属感就会变得越来越淡,归属感同样是人类5大基础需求之一。
一个孩子如果对自己的家庭没有归属感,那么他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可想而知。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或许他们在音乐方面有天赋,但是他们在数学方面没有天赋,或许他们在绘画方面有天赋,但是在英语方面没有天赋。如果父母只知道拿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家孩子的长处相比,最终的结果就是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不仅让父母感到无比失望,同时给孩子内心深处也会带来沉重的打击。因此在家庭教育当中,父母更应该注重孩子的独特性,而不是与其他的孩子做对比。
最后就是经常当众批评自己的孩子,这就是前面说的父母否认孩子的想法。其实很多父母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总是认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因此内心深处不会像成年人那样产生各种各样的复杂情绪。事实上这样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孩子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内心活动就已经拥有。父母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孩子内心活动的变化,而且内心成长的速度要比身体更快。做父母的千万不要认为自己的孩子还小,对于一些情绪的反馈几乎没有。
当众批评孩子会间接打击孩子的虚荣心,虚荣心这个东西其实在每一个人出生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拥有。孩子的虚荣心虽然不像成年人那么强烈,但由于孩子的思维结构比较简单,因此对于虚荣心的接受程度和成年人有本质的区别。当众批评孩子会让孩子感觉到非常难堪,从而产生自卑心理。与其当众批评,不如当众鼓励赞赏,这样能够让孩子的虚荣心得到满足,同时也能够培养出孩子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