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哭不停,越安慰哭得越伤心?家长可以试试“ACT沟通法”

我们知道,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哭泣是在所难免的事情,因为每个人从娘胎出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啼哭,那是人类的本能。可是,有别于大人们悲伤时的哭泣,孩子的哭泣往往是高声的、看起来毫无理由的,甚至被人讨厌的。对待孩子的哭泣,很多家长都表示很头疼,而所用到的制止方法无非就是责骂和体罚。殊不知,不仅没有什么效果,孩子反而哭得更厉害了。于是,如何应对孩子的哭泣成了各位新手父母的必修课,而且会在一段时间内给予他们很多痛苦的体验。

那么,有人就会问了:"为什么我们那么讨厌孩子哭泣呢?"其实,背后确实隐藏着一些深层次的原因,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

一、讨厌孩子哭泣的原因

1.生理反应

在自然界中,大多数动物的幼崽都会发出刺耳的尖叫,这是为了提醒母兽注意自己是否饥饿、是否受到安全威胁。这一系列的自然机制其实对动物族群的生存几率提高大有益处。

我们人类也是如此,在还没记事的婴儿期,婴儿不会用言语表达,往往就用哭泣表达自己的生理诉求。作为父母,我们无法对孩子哭泣置之不理,而是会马上采取相应对策处理并解决孩子的问题。既然如此,孩子婴儿期的哭泣父母都能接受,为何就不能够接受稍大一些时候的哭泣呢?对待孩子哭泣,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宽容。

2.情绪反应

哭泣这种表达负面情绪的方式感染力极强。本来我们成年人已经在现实世界中遇到很多的挫折和压力,回到家居然还会听到自己孩子撕心裂肺的哭闹声,心情就肯定不好,就会希望孩子能立刻停止哭泣。然而事与愿违,孩子还在哭,父母也就会从理性过渡到感性,变得焦躁起来。很多家长,一看到孩子尖叫哭泣,脑子还没开始转,手已经不由自主地抽过去了。

这是由人类大脑的情绪反应机制决定的。心理学家提出了"理智脑"和"情绪脑"的概念:在人的大脑中,理智脑处于情绪脑的外侧,厚度也比情绪脑薄的多,反应速度也远不如情绪脑来得快。而在孩提时代,遇到事情时往往都是情绪脑占上风。随着人的成长,理智脑的反应速度会加快,而且也会慢慢变成主要的情绪反应机制,然而速度上仍然不如情绪脑。

因此,若遇到孩子哭泣,家长可以先缓一缓,去喝个水或者上个厕所也行,然后再想办法解决问题,相信结果会好得多。

3.心理原因

我们平时坐公交地铁,碰到幼儿啼哭,都会本能地避开或者心中压着一种想打人的怒火,这就是出于心理方面的原因。

首先,大部分成年人小时候都有被父母、长辈要求禁止哭泣的经历。这种经历会慢慢转化成一种潜意识,而且这种价值观还会在自己孩子身上传递。面对孩子哭泣时,这种潜意识会不自觉地被激发出来。

其次,哭泣是弱者的表现,似乎成为了人类的共识。相信男人会更相信这一条,正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泪总还是有"弹"的时候。小孩痛哭,对成年人来说,仿佛看到了当年的那个弱小的自己,于是成年人会很自然地想避开这种画面。

最后,孩子哭泣的时候,等同于告诉父母,你不是完美的妈妈/爸爸。父母,尤其是妈妈,会瞬间觉得自责或委屈:我什么好的都给了你,你为什么还在哭泣?

现在,我们清楚了孩子哭泣的原因,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快速有效地停止孩子继续哭泣呢?我认为,自己的情绪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定要先处理好。

二、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

1.冷处理

不要立刻做出反应,尝试去哄孩子,而是先让孩子哭一段时间。冷处理的好处是通过一定的缓冲时间,让自己的"理智脑"调动出来。在理智脑的作用下,我们自然就会去想孩子到底为什么哭,需要为他做点什么。

同时,冷处理也可以让孩子有时间体会一下悲伤的情绪。哭泣是一种情感宣泄方式,如果这种方式得不到比较好的运用,孩子就会有心理问题。

2.柔和的肢体接触

孩子年幼时会更多的使用肢体接触和别人交流,因为这不仅是本能反应,而且也更容易从父母那儿感受到温暖和安全感。

所以当孩子哭泣的时候,父母身体方面的行动显得尤为重要。

很简单,有时候也许只是一个拥抱,把孩子轻轻搂在怀里,就能让他们的情绪尽量缓和下来。

3.情绪具体化

影视剧中,有些释放情绪的方法,比如对着树洞说出自己的心事、把心事写在漂流瓶里放大海里随波逐流等等,都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通过一些具体的事物,让孩子感受到他们的负面情绪已经被释放被带走,在心理上也许就会释然。

当然这些普通的方法有时未必能够让孩子停止哭泣。这时,我们就要了解更专业的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方法叫做"ACT沟通法"。

三、什么是"ACT沟通法"?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专家科恩曾提出尽快排解孩子的负面情绪,让孩子停止哭泣,可以用"ACT三步法"。ACT是三个首字母缩写,其中A代表接纳、C代表沟通规则、T代表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正向结果。

1.学会接纳

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的意识会逐步形成,对身边的事物也慢慢产生属于自己的看法,同时也会表达自己的某些要求和愿望。

最常见的表现就是,看到有好吃的东西或者好玩的玩具时,孩子便也想会得到,这时他们便会向父母提出要求,希望父母能够为自己购买。

大部分的父母都会拒绝,原因很简单:家里好吃的以及类似的玩具已经有太多太多,再买就是浪费;家里储物空间小,放不下那么多东西,等等。

孩子听到这些话之后,刚开始都会因为不理解而大哭大闹,因为他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但是父母一定要询问他们的内心想法,耐心地和孩子沟通。

孩子的哭声也许短时间无法停止,但父母学会等待,让孩子自我消化负面情绪很重要。

2.制定沟通规则

有的父母会提前和孩子做好约定,比如说什么情况下可以买玩具,又或者是一个月能够买多少玩具。因为有了规则,父母和孩子的沟通就会变得相对容易,毕竟规则是双方的,谁也不能违反。孩子有可能不满,但也不能够违反规则。

当然,约定不是说有就有的。如果没有约定,那么就需要通过良好的沟通解决问题。对于孩子提出的要求,父母可以婉转的表示出自己心有余但力不足的想法。比如,某个玩具超出自己的预算,那么就可以如实跟孩子沟通——"这个月妈妈给宝宝报了XX班,花了挺多钱。确实买不了这个赛车"或者"宝宝家里已经有很多车子了,你这么快又买新的赛车,家里的赛车会伤心的。"对年龄较大的孩子可以说前者,较小的可以说后者。

3.说出解决方法

相信做到了前两步,很多孩子都能够比较好地听父母的话、愿意和父母好好沟通了。为了更加进一步巩固"成果",家长们还要耐心地和他们讲怎么解决问题。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让步的方式,让孩子明白自己的意图并接纳。

还是继续上述的事例,家长可以建议孩子们——"如果你真的很喜欢这个赛车,妈妈等你过生日的时候把它买回来送给你可不可以?"或者"那我们忍住三个月不买玩具,然后我们就把它带回家,行吗?"

在听到这些切实的实际方案时,很多孩子都会愉快的表示接受,或者"三分钟热度"过了以后慢慢忘记这件事情。

父母要学会心平气和地去对待孩子的哭闹,千万不能因为孩子的哭闹就影响自己的情绪。如果父母连自己的情绪都无法控制,那么又怎么能帮助孩子走出情绪的低谷呢?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884 字。

转载请注明: 孩子总是哭不停,越安慰哭得越伤心?家长可以试试“ACT沟通法”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