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今天可不可爱带我去吃汉堡,我太想吃了?”
类似这样的情况,很多家长在带孩子的过程中肯定经常的遇到,要么是孩子想去哪里玩,要么是孩子想买什么玩具,要么是孩子想去做某件事等等。
针对这类情况,家长们都是怎么回答孩子的呢?可能大部分家长,队伍孩子提出这类的问题,第一反应就是直接的否定,给孩子当头一棒。
一旦家长这样做了以后,慢慢地形成了习惯,孩子慢慢的也习惯了不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一方面孩子认为,自己说的也得不到认可和肯定,自己干脆不说,另外一方面,在孩子心里,孩子认为,一切的事情,都不需要自己去操心,父母都会规划安排好的,自己跟着父母的要求来做就好了。
其实,父母一旦否定了孩子或者直接地给孩子直接安排了,实际的也是抹去了孩子思考和抉择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养成的就是懒得思考依赖的心理,很多事情上,明明可以自己搞定,还是要等待着父母的安排或者催促安排。
记得小的时候,对于学习也好,或者其他的一些安排也好,自己问及父母的时候,给到的答案都是“你自己看着办。”哪怕最后的高考志愿也好,都是自己去做抉择。
可能也是因为父母没有太多的能力给我太多的建议,但也正是因为他们给我的思考空间,让我自己去抉择,培养了我独立自主的能力,以至于后面出去外省上大学都是自己一个人的去。
虽然很多时候,父母帮孩子做决定给孩子做好规划安排,能让孩子少犯错误,可同时的也剥夺了孩子学会独立自主的空间和机会。
孩子的每一天,都是在不断的成长变化的,看待孩子的问题,父母们一定要用动态的眼光去看来,千万不能以“孩子还小”为理由和借口,让孩子失去了太多成长和锻炼的机会。
尊重孩子的选择,给到孩子的是认可,先不管孩子想法对错,当孩子提出一个想法的时候,首先给到的孩子的应该是认可和肯定,之前这是通过孩子简单的思考而说出来的,虽然不是特别的合计,但思考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当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以后,对于一些不是特别合理的,父母不要着急的去否定孩子,更多的是应该去为孩子分析想法,从而地给到孩子引导。
这样下来,在孩子的心里好受到的是自己的想法得到了认可和肯定,给到孩子的是比较强的安全感和存在感,那么接着对孩子的想法进行分析和引导,这样下来,孩子会去思考,从而形成自己对问题的一个分析能力,慢慢的,对于一些问题,孩子会形成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慢慢的也会更独立。
父母在孩子心中的位置是独一无二的,任何人不可取带,所以来自父母的否定,对孩子来说这“当头一棒”打击的是非常的重的。
尊重孩子的选择,不是任由孩子漫无边际的想法和选择,而是孩子表达出来以后,合理地给孩子引导和建议,可能性质变了,但至少在孩子看来,这个想法或者这个行动,都是自己做的想到的和选择的,对应的,落实起来,往往比家长催促着做效果要好很多,而长远的,给到孩子的是独立自主的习惯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