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是博大精深的,其中有这样一个词,它蕴含的能量是巨大的,那就是“妈妈”。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学会的第一个词语就是“妈妈”。
孩子从一开始的依赖父母,慢慢长大,变成一个拥有自我意识、性格的人。试想一下突然有一天,孩子的称呼不再是“妈妈”,而是直接叫“妈”,这个过程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信息呢?
当孩子从叫“妈妈”变成“妈”,宝妈的辛酸没人能懂
小艾是一个80后宝妈,性格开朗,对孩子也是比较开明的,从小教育孩子的方式都是以朋友的方式,和女儿的感情也是非常的好,母女俩还经常讨论明星,研究美食。
每次女儿遇到好玩的、好看的事情都会兴奋地叫“妈妈”,第一时间的想要和妈妈分享,但是小艾发现,自从女儿上6年级之后,就很少和自己有说有笑了,而且对自己的称呼也从“妈妈”变成了“妈”。
这让小艾感到很慌张,为什么女儿会突然变成这样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逐渐地她发现女儿不仅是称呼变了,而且也开始变得叛逆,衣食住行总会觉得不顺心思,遇到点小事就会发脾气,这时候她才后知后觉,孩子到了叛逆期,教育方式也要改变一下了。
称呼从“妈妈”变成“妈”,并不是为了省事,而是暗示这4个心理变化,家长要重视
孩子的成长是分阶段的,在这种情况发生的时候,往往是隐藏着孩子的4个心理变化,家长千万不能忽视,因为这也意味着家长的教育方式需要改变一下了。
1. 孩子还是在意他人的看法了在孩子小的时候叫妈妈是一种撒娇和依赖的行为,等到孩子长大之后,为了避免被同学嘲笑她幼稚、长不大,大家都说的是“我妈怎么怎么样”,孩子听多了以后也就改口了。
2. 孩子想要独立了不要看上去只是少了一个字,但却意味着孩子想要独立了,作为家长,这个时候可以试着放手了,不能让孩子一直成长在妈妈的羽翼之下,应该让他出去证明自己的实力。
家长不需要伤心难过,也不要强行的控制孩子想法, 那么做只会让孩子产生反感,甚至叛逆心理,应该给给孩子一些空间,允许她们有自己的小秘密。
3. 亲子之间产生隔阂了这个变化是很特殊的,称呼上的改变也可能是孩子和家长之间产生了隔阂,因为心里积攒着怨气,所以称呼就变得不那么亲近了,很多时候可能并没有投入过多的感情。
4. 不要再用命令的语气管教孩子了很多家长都是习惯用命令的语气方式管教孩子,虽然对孩子缺少尊重,但是对孩子的管教还是很有用的,可是当孩子开始改口叫“妈”,就代表孩子可能进入叛逆期了,这个时候家长可以试着用朋友交流的方式教育孩子,有时候谈心比命令更有效。
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止会遇到这一种情况,还会有很多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可以选择合适的方式去正确引导、教育孩子是关键。
很多爸妈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是感到力不从心,不知道到底要选什么样的方式去教育孩子,这时候不妨借助书籍的力量。
推荐给你们我平时都会看的几本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正面管教》、《听孩子说胜过对孩子说》、《好性格让孩子受益终生》、《好父母不吼不叫》。
这是由20年育儿经验的家庭教育专家总结的,5本贴近生活案例的书籍,可以有效帮助家长知道如何认清自己和孩子的问题,找到合适的教育方式,和孩子心平气和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