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和姥姥,一个是爸爸的妈妈,一个是妈妈的妈妈,从血缘角度来看,应该是同等亲近的。
可现实中,大多数孩子却是跟奶奶更亲,姥姥在他们眼里反而像是外人一般。
这也可以从称呼中看出来,很多地方就是把姥姥叫“外婆”的,这个“外”字就道出了几许生分。
大姑只有一个女儿,四年前,表姐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也是迄今为止大姑唯一的孙辈。
老一辈的都有很强烈的抱孙意愿,对于这个小外孙,大姑当然是宝贝得不行。
可随着外孙一天一天长大,大姑却越来越失落,因为她觉得外孙跟自己很生分,简直不像是亲孙子。
更可气的是,即使是在大姑的家里,外孙也经常提他的奶奶,尤其是在被姥姥(大姑)批评的时候,就更会拿奶奶来比较,说什么“还是奶奶好”之类的话。
虽说童言无忌,但孩子总是这么说,做姥姥的心里肯定也会过意不去的,所以有时候气上心头,也会对外孙更严厉,这也导致外孙对她的看法越趋严重。
结果到了去年春节的时候,外孙就说什么也不肯去姥姥家拜年,问他为什么不喜欢去姥姥家,他就说姥姥不喜欢他。
再问他喜不喜欢去奶奶家,他就手舞足蹈地说喜欢,还拉着父母要求现在就去奶奶家。这件事被大姑知道后,心里的失落感就更强烈了。
英语里奶奶和姥姥都是一个单词,既然不作区分,孩子们应该也不至于对奶奶和姥姥区别对待吧。
可中文语境里却不一样,不但分词,而且姥姥还可能被称为“外婆”,一看就很生分了。
所以外孙对姥姥不如对奶奶那么亲近,也是情有可原之事,要知道,文化的影响力可是很大的。
为什么孩子更喜欢去奶奶家?这些原因都不可忽视
奶奶与孩子属于同一个家族孩子与父母组成的家庭叫做小家,如果再加上爷爷奶奶,以及可能存在的叔叔伯伯家,那就是一个家族了。
之所以这些家庭能组成家族,是因为它们通常都会共享一个姓氏,祭祀共同的祖先。
所以在孩子眼中,奶奶比姥姥更像是自己人,是出自同一个家族的成员。
姥姥可能更疼她的孙子还有一个原因也不可忽视,那就是如果姥姥还有自己的孙子的话,那她很可能会更疼自己的孙子,这就会让外孙感受到冷落,从而对姥姥产生抱怨甚至是怨恨。
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尤其是那些传宗接代观念浓厚的姥姥,甚至会当着众人的面公开偏心。
讨厌姥姥那边的某个人除了以上两大因素外,还有一种可能的原因也是不可忽视的,那就是孩子很可能是因为讨厌姥姥那边的某个亲戚而不愿意去姥姥家的,比如外公,或者舅妈等等。
中国传统里,去姥姥家就是走亲戚,平时去的次数不会太多,自然就容易与那边的亲戚生分,所以只要有一两个亲戚让孩子很反感,就会严重打消孩子去姥姥家的意愿。
明白这些道理,父母就应该知道,当你的孩子表示不愿意去姥姥家时,千万别强迫他去,而应该用合理的手段去引导,否则只会让孩子对姥姥家的反感变得更强烈。
孩子不愿意去姥姥家怎么办?这些方法最管用
经常把姥姥姥爷接到家里来住,培养祖孙感情孩子都是慢热的,经常跟他住在一起的长辈,就算本来不亲,也会变得很亲。
所以父母可以把姥姥姥爷接到自己的小家里来住一段时间,让祖孙有更多的时间相处,久而久之,自然就能处出感情来,孩子当然也就更愿意去姥姥家玩了。
告诉姥姥和孩子的关系不管孩子对姥姥有什么看法,他对妈妈的感情总是最真挚的,而这正是可以拿来促进孩子与姥姥感情的最有力武器。
当孩子表现出对姥姥家的反感时,妈妈可以试着解释他与姥姥的关系,即姥姥是妈妈的妈妈。
只要让孩子明白这一层,自然就会生出爱屋及屋的情绪,把对妈妈的爱延伸到姥姥姥爷头上,也就不会再排斥去姥姥家了。
方法其实是很多的,只要父母有心去思考。可有的父母就是没往这些方面想,孩子不愿意去,就生拉硬拽逼着他去。
这样的行为,不但无法培养孩子与姥姥姥爷的感情,反而会让孩子更加反感那边的亲戚,长远看来,对维持祖孙和睦也是非常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