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稿:苏子后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管是性格养成,还是三观的树立,爸爸妈妈的一些行为都会对下一代带来深远的影响。
但由于父亲母亲的性别存在差异,在养育孩子的方式上也有所不同,母亲的言行举止更容易在生活中给孩子形成潜移默化的作用。
幸孕姐同事王姐是个名副其实的“严母”,从小对孩子的教育非常严格,什么事都必须按照自己的要求来,如果达不到就会给予一定的惩罚。
虽然在这种教育方式下,王姐的孩子在学习上表现确实很突出,常年是班里的第一名,但性格却非常不讨喜。
王姐认为,孩子就应该以学习为主,一心只读圣贤书就够了,没必要在人际交往上多花心思,所以并不注意对娃的性格培养。
幸孕姐见过几次,总觉得孩子有些闷闷不乐,家里来了客人也不打招呼,一个人躲在房间里不出来,而王姐也习惯了对孩子大呼小叫,即使当着外人的面也毫无收敛。
生活中和王姐一类似的宝妈不在少数,在教育孩子一事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将来很可能会使孩子性格出现缺陷,不利于今后成长。
1、喜欢打骂孩子
和案例中的王姐一样,不少宝妈的脾气都很暴躁,当孩子犯了错或者做了什么让自己不满意的事,就会大发雷霆,甚至会对娃动手打骂。
孩子会因此对母亲感到畏惧,害怕犯错,也不敢轻易去尝试任何挑战,性格上有些自卑,做事畏首畏尾,非常不利于成长。
2、喜欢给孩子传递负能量
有些妈妈虽然不怎么打骂孩子,但在生活中喜欢给孩子传播负能量,整天抱怨生活不易,工作艰辛,这也不好,那也不好,感觉自己是全世界最倒霉的人。
在这种情绪的影响下,孩子会变得悲观厌世,浑身充满负能量,将来长大后也是个消极无能的人,只知道怨天尤人,很难有大出息。
3、不断给孩子施压
还有的妈妈喜欢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完成她们望子成龙的心愿,经常给娃施加压力,说一些“我以后全靠你了”这样的话。
4、喜欢对孩子“哭穷”
这类母亲也很常见,总是在孩子面前营造出一副“我很穷”的表现,希望以此来刺激孩子好好努力,将来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但这是一种没有责任感的体现,很容易让孩子变得非常自卑,认为自己比不上别人,也不敢轻易去交朋友,没什么兴趣爱好,通常不会有太大成就。
1、注意控制情绪
妈妈毕竟是女性,在教育孩子上比较容易感情用事,更加多愁善感,但在教育孩子一事上,宝妈们最好要注意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如果情绪波动太大,经常对孩子大发脾气甚至打骂,很有可能给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这一点需要引起注意。
宝妈可以适当给孩子一点压力,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但要注意把握好度,过度施压很容易让孩子变得不自信。
孩子还小,内心十分脆弱,如果父母给的压力太重,他们很有可能承受不住,从而内心变得极度自卑,不利于今后成长。
3、多给积极正向的教育
平时生活中多给孩子一些积极正向的影响,这样他们也能变得自信乐观起来,面对问题和挑战时才敢于勇往直前,将来才更有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