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妈轻爸”的宝宝,长大后却疏远妈妈,原来是宝妈“作”的

定稿:欧阳比文

血缘是个很奇妙的东西,尤其是母亲对于孩子的情感往往更加特别,从宝宝诞生初始,长达9个多月的时间,让每个妈妈都发生了很多微妙的改变。

而宝宝出生后,由于接触和喂养,往往对妈妈会更亲,宝妈们面对黏人的宝贝,也是暗自欣喜。但随着孩子长大,反而开始疏远妈妈了。

这让很多宝妈都感到伤心,难道是自己做错了什么吗?

“重妈轻爸”的宝宝,长大后却疏远妈妈,原来是宝妈“作”的

宝宝小时候“重妈轻爸”,长大却疏远妈妈

晓琳的儿子,从小就特别喜欢黏着妈妈,就算是上个厕所,宝宝也会上演一出“离别大戏”。虽然孩子黏人造成了很多麻烦,但晓琳还是很开心的。

“重妈轻爸”的宝宝,长大后却疏远妈妈,原来是宝妈“作”的

不但如此,儿子还表现出“重妈轻爸”的态度,让晓琳的老公特别吃醋。

但随着孩子长大,孩子渐渐疏远了晓琳,曾经的“重妈轻爸”也变成了“重爸轻妈”。儿子和老公反而更亲,这让晓琳忍不住“吃味”。

“重妈轻爸”的宝宝,长大后却疏远妈妈,原来是宝妈“作”的

老公一脸得意的告诉晓琳说:“儿子觉得你太强势,我就不一样了,我可是一个开明的爸爸。”听了老公的话,晓琳才知道原来是自己的“强势”吓走了孩子。

“重妈轻爸”的宝宝,长大后却疏远妈妈,原来是宝妈“作”的

孩子长大会疏远这4种妈妈

1)“一言堂”的妈妈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表示:过于强势的母亲,她们的女儿往往会变得更加刻薄和挑剔,而儿子则会变得懦弱、没有主见。

和过去的“严父慈母”不同,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家庭都开启了“虎妈猫爸”的育儿模式,妈妈在育儿和家庭都处于绝对“领导”的地位。

“重妈轻爸”的宝宝,长大后却疏远妈妈,原来是宝妈“作”的

但这其实并不是什么好事情,过于强势的母亲,会给孩子造成疏离感,一旦孩子长大就会找机会“逃离”你。

2)“工作狂”的妈妈

孩子的依恋建立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0-7个月为初次建立,2岁后又会重新建立,并进入秩序敏感期,再想重写依恋关系,恐怕就要费一番功夫了。

第二种就是跟孩子接触比较少的“工作狂妈妈”,虽然宝宝会天然的跟妈妈更亲近,但毕竟感情也是需要时间建立的,缺失的母爱也不是能一下子补回来的。

“重妈轻爸”的宝宝,长大后却疏远妈妈,原来是宝妈“作”的

这类妈妈等孩子长大后,再去关心孩子,反而会让孩子产生反感,变得更加疏离母亲。

3)“发牢骚”的妈妈

很多宝妈都有和孩子“发牢骚”的习惯,有时是说孩子,有时是说别人。

小时候,孩子可能会对母亲盲目崇拜,但是等到孩子长大以后,孩子就会意识到这种“抱怨”行为的讨厌,从而远离母亲。

“重妈轻爸”的宝宝,长大后却疏远妈妈,原来是宝妈“作”的

4)“偏心眼”的妈妈

提起“偏心”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想到“重男轻女”,但其实比起性别的偏心,现在的父母更偏向于“能力”的偏心。

对于二胎或者多胎家庭,孩子之间总是免不了要“比较”一番,这时父母的偏心就显现出来了,优秀的孩子总是能获得青睐。

“重妈轻爸”的宝宝,长大后却疏远妈妈,原来是宝妈“作”的

但其实这样的比较,很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从而疏远亲子关系。

“重妈轻爸”的宝宝,长大后却疏远妈妈,原来是宝妈“作”的

如何改善亲子关系?

1)给足孩子安全感

很多家长面对孩子的“黏人”都会特别“享受”,但其实过度黏人也是一种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提高孩子安全感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多和孩子相处,加强彼此的了解和陪伴,从而增强亲子关系。

“重妈轻爸”的宝宝,长大后却疏远妈妈,原来是宝妈“作”的

2)尊重孩子的想法

“尊重”作为马斯洛需求中第四层的需求,不仅是成人需要,孩子也同样需要。

孩子只有在被尊重和平等对待时,才会更愿意我们交流和合作。我们可以关系孩子,但也一定要把握尺度,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尊重他们的想法,宽严相济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

“重妈轻爸”的宝宝,长大后却疏远妈妈,原来是宝妈“作”的

3)规范自身,言出必行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不能教育孩子说一套,自己做又是另外一套。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344 字。

转载请注明: “重妈轻爸”的宝宝,长大后却疏远妈妈,原来是宝妈“作”的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