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孩子成为一个有思维深度的人 家长要知道这几点

  【六一儿童网导读】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拥有好品质好成绩,因为好品质好成绩是让孩子在学业这条路上走的更远的根本保证。可是好成绩是从哪来的呢?当然不是每天靠孩子花多少学习时间就能得到的,而是从学习的根本出发——培养孩子拥有出色的思维专注力。

如何孩子成为一个有思维深度的人 家长要知道这几点

  一个爱思考的孩子,往往能够从所学的知识中发现规律,甚至拥有较好的逻辑推理能力。这话听进来非常美妙,可是又比较抽象,该怎么做到呢?今天我就要围绕培养孩子思维专注为主题,教给家长们一些方法。

  一、让心灵回归宁静

  1、心不静,思维必乱

  我们都知道人一心不可二用的道理,只要有心事,孩子在学习中中必然容易分神。有时家长一眼就能看到孩子心不在焉的状态,试想在这种情绪或者精神状态之下,又如何能高效学习呢。

  为了让孩子的心能静下来,必须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学习之前就拥有较好的情绪,说白了就是快乐感。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家长有必要在孩子进入学习之前,最好和孩子开地做点亲子游戏,因为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当孩子玩儿的开心时,思维本身就非常专注。

  当然,这非常考验家长的心态了,如果你总是想让孩子尽快把作业写完,然后你就和孩子都可以获得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去。这样想你肯定心静不下来,完全把辅导孩子学习当成了任务,亦或者差事去面对了。当你心态不好时,你思维肯定要乱,孩子表现稍不如你意,就容易把你惹烦,或惹火。

  2、放下不必要的关注

  有经验的家长平时都会养成抓住目标重点的好习惯,尤其是孩子放学到睡觉之前的一大段时间里,会把自己和孩子的共同时间优先安排好,如辅导作业,亲子阅读,亲子游戏等;然后再把平行时间安排妥,如家长做饭,孩子看动画片或玩组装游戏。

  只要把目标事件做合理的安排,大人和孩子都知道如何做好配合,又能分别独立做属于自己的事,那么就可以把注意力放在专注做事了。当然,这需要家长和孩子都必须要常说一句话:放下不必要的关注,盯紧你的目标,专注,再专注,你就是最出色的人。

  相比较孩子来说,其实家长最容易把目标丢失,总想着尽快把各种事都做完。但这根本不可能,就如你在辅导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你就不能想着做饭,根本抽不出身来。与其这样,你倒不如在做饭时,让孩子专注地看动画片或者课外阅读。

  3、乱中取静,各司其职

  并不是每个家庭都和谐与宁静,有时夫妻间会产生矛盾,老人和儿女之间也会因观念不同做法差异较大而出现矛盾。只要有矛盾,家里就会有争吵,这时你的家里就会乱哄哄,每个家庭成员内心都会非常烦躁。

  为了让孩子拥有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进入专注学习、阅读、游戏等活动,家长不如主动给孩子维持家庭环境,让有矛盾的双方到某一个房间里去小声说话,不要影响到孩子。相信大人都会为孩子让路。

  当孩子进入专注做事的过程时,家里大人们就可以各司其辞,相互配合。如陪伴孩子下棋应该是爸爸拿手好戏,那不妨请爸爸和孩子一起下下棋,通过下棋锻炼孩子的思维专注。如妈妈擅长辅导作业,那爸爸就去做家务,这样妈妈就可以安心辅导孩子了。

  二、告诉孩子:不要说我不行,其实你能行

  1、让孩子知道:总自我否定的人,永远说不行。

  很多时候,孩子并不清楚自己很出色,常常会缺乏信息,甚至有自我否定的现象。家长如若发现孩子自信心不足,要及时鼓励孩子,明确告诉孩子:其实你可以做好,只要你认真跟着妈妈(爸爸)学,我一定能教会你做好一件事。

  有了家长的表态,对孩子来说无疑就扫清了障碍,在进行专注做事或思考时,就容易静下心来,盯紧目标,认真去做事或思考。当家长看到孩子保持专注状态时,切莫唠叨哟,否则,你随时都可能破坏孩子注意力专注,或者让孩子思维被中断。

  家长也必须要充满自信,因为你的自信和乐观,可以感染孩子,可以让孩子适时被肯定和被夸赞。如果你总是犹豫不决,孩子看到你这种状态,也会拿不定主意。因此,家长必须要做事果断,思维敏捷,说话或做事绝不能在孩子面前拖泥带水。

  2、不要总拿孩子去和别人比

  攀比之心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攀比往往就高不就低,或者说这山看那山高。比较之下自信心立刻矮了半截,所以对家长而言,你更应该专注于孩子自我,拿孩子今天的进步和昨天去比较;拿孩子今年综合能力的提升去和去年做比较。

  只有拿孩子做同一目标人做纵向比较,才能客观评价真实的孩子。否则,你盲目拿孩子和别人去比,根本没有可比性。因此,对家长而言,只要放下攀比之心,你的思维专注能力就会成倍提升。而孩子也会因数你眼里只有他,才拥有足够的心理安全感。

  请家长记住,孩子拥有安全感,才能在思考问题时保持专注的神态。否则,孩子总是怕答错,或者总不如别人做的好,自然就会患得患失。如果家长常拿孩子和别人比,最容易让孩子从内心有沮丧感,从而做事的积极主动性,只能被动靠家长不停地催促和安排事做。

  3、告诉孩子:你知道自己有多少优点吗?

  理性的家长从来不盲目评价孩子,不管孩子眼下表现有多不如意,都不会放弃对孩子优点的审视。因为你作为家长轻松就否定了自己的孩子,还有谁能发现你孩子的优点呢?而孩子拥有超强的思维专注力,必须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点。

  如孩子在答一道题时,总是理不清思路,不敢下笔。这时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请让你的聪明小脑袋瓜发挥作用哟,不要去想无关的事,就按答题的每一步骤专注去思考。相信你的优点,那是你的最大优势呢。瞧,这样的话,立刻会让孩子来了精神。

  当然,想让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有哪些优点,家长需要用心去观察,最好平时多写点亲子日记,把孩子表现出色的一些生活场景记录下来。这样你在和孩子聊他的优点时,你保证张口就拿出事例,再看孩子,只要看到妈妈或爸爸这么欣赏自己,自信会满满。

  4、自信可以让你的孩子轻装上路

  自信心强大的孩子,往往有一种天不怕地怕的精神劲。孩子有股子闯劲,不惧任何困难,因为他(她)始终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自己多尝试几次一定能做好。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家长了,你是否拥有这份强大的自信呢?

  对于家长来说,你的自信源于你每天持续对孩子进行好习惯的培养。让孩子在惯性作用下自觉进入专注做事和做事过程中的专注思考状态,才是你要始终关注的重点。如果你总想不劳而获,孩子绝对不会有较好的自信心。

  在不断强化孩子自信的每一天中,孩子会越来越轻松,思维会变的越来越灵活。如果你细观察孩子,你会发现孩子思维特别活跃,做事动作也非常迅速。其实这就是自信心随着时间的积累而不断强化的过程。家长要经常告诉孩子:你只要坚持一天,就能学有所获,就会离优秀更近。

  三、让积极的心态为孩子思维专注护航

  1、不要让愁容总挂在你脸上

  保持微笑是一种美德,家长如果深知这一点,你就会发现自己在孩子面前特别有亲和力。再看孩子,就会少有焦虑不安。即使有暂时的不愉快,也会在你的微笑面前会被洗涤,化解,直至消失。

  微笑如果说是妈妈形像的塑造,倒不如说是你心境的直观体现。发自内心的微笑说明你心态平和,保持着淡然和从容,这无疑会让你在面对孩子教育时的各种棘手时,始终保持着思维的专注。如果你脸上还有愁容,从现在开始摘去这虚伪的面纱吧。

  当家长每天保持乐观的心态面对孩子时,你会让孩子心态始终充满阳光。即便孩子遇到困难时,或者心情不好时,你也要坚定地告诉孩子:不要让愁容总挂在你的脸上,因为这不是最帅气(美丽)的你。

  2、不要去猜疑孩子

  猜忌不适合家长在身上,因为一个疑心很重的人,往往会想很多没用的问题,极容易分散注意力。有时即使你宁愿相信眼睛看到的,亲耳听到孩子所说的,也要经过验证,直到确信你的判断是正确的。

  其实猜忌是生活中曾经受到过伤害后,下意识自我保护心理的直观体现。作为家长来讲,如果你面对孩子时,必须要保持一颗公正的心,心怀的是浓浓的爱,才能让孩子相信你始终在家着他(她)。

  家长必须要清楚一点,很多时候是你不信任孩子,用猜疑的口吻去和孩子说话时,让孩子对你产生了不信任感。如果孩子不信任父母,不管你的话说的多有道理,孩子都听不进去。在这种状态下,孩子又怎能保持思维的专注呢?

  3、不要嫉妒比你出色的人

  家长要告诉孩子,嫉妒是一种陋习,有时技不如人,自甘承认就行了。如果你不告诉孩子这句话,有些时候孩子发现别人比自己表现出色时,就会心思不放在专注观察,专注说话,专注思考上面,结果就分心了。

  很多时候,孩子也会下意识拿自己的缺点去比人家的优点,甚至会毫无目地去和别人比较,总之是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强。凡嫉妒心强的孩子,很难与小伙伴或同学搞好团结只要孩子有这样的错误认知,就很容易把心思不放在正地方。

  因此,当家长发现孩子嫉妒心强时,一定要及时加以引导和教育,让孩子回到思维的正确轨道上来。否则,孩子把心思放在恶意竞争上面时,往往动的都是歪心思,虽然也动了脑筋,可是出发点是错误的,对孩子根本没有任何好处。

  四、应用统筹方法锁定目标

  1、让孩子清楚每天该干什么

  每个人一天都是24小时,不会多也不会少,怎样充分利用好这24小时则非常有讲究。驾驭时间的高手,或者时间管理的主人,往往会把一天时间切成五部分:一是早晨段,二是上午段,三是中午段,四是下午段,五是晚上段。

  每一段时间,又有明确的事件安排,尽管有些事件是常规要做的,有些是随机产生的,只要你教给孩子养成统筹管理时间的方法,协助孩子把具体事件放在相应的时间段去协调安排好,你会发现孩子做事条理性会越来越棒。

  孩子拥有做事的条理性和完整性,恰是孩子思维专注做事的基本功,这需要家长每天坚持关注孩子做事的条理性和完整性,绝不能让孩子做事半途而废,更不能边做事边玩。

  2、让孩子清楚,排序可以让你更轻松

  孩子最初并不知道做事效率之所以低,一是没有清晰的思路和步骤去做一件事,二是忽视养成事件排序的好习惯。每个人在一天中的五个时间段里都会有多件事要处理,这需要遵从排序原则:紧急而重要的事优先安排,紧急而不重要的事其后安排,不紧急而重要的事放在第三位,不紧急不重要的事最后安排。对于排序而言需要家长平时做生活的有心人,要抽出专门的时间陪伴孩子去做排序练习,必要时拿起笔拉一个清单,反复权衡事件排序是否合理。

  3、让孩子锁定目标,提高思维效率

  有些家长发现对孩子做思维专注力培养时进展特别快,通过分析发现孩子目标感特别棒,如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都规划的非常到位。比较之下再看部分入门较慢的孩子,则目标感不仅模糊,还经常变动目标,丢失目标,看似一天很忙碌,问其这一天到底都在忙什么,孩子竟然说不清楚。

  在这里提醒诸位家长,不管什么时候,你都要引导孩子提前做好目标规划。因为有了目标,你才能围绕目标进行深入思考,真正做到思维专注,否则,你不管做什么事都不能保持思维专注,哪怕是玩儿都效率极差。

  4、精简你的目标,变为可行

  对于想锻炼自己目标感的孩子来说,初期需要家长在特定的时间段里,给孩子少安排具体的事件,因为你不清楚孩子是否能完成计划目标。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做完成目标任务的时间统计,基本上用一周时间就可以统计出一组数据,再取平均值就相对合理了。当然,随着孩子驾驭目标任务的能力和熟练程度不断增强,用时也会缩短,这就为孩子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可能。

  家长必须要让孩子清楚一点:精简目标最重要的目的是在思维专注的同时,确保可行,不能想的多,做的少,或者光想而不做。

  5、学会对比、反思和总结

  能力的提升往往与对比、反思和总结密不可分,只有阶段性回头看,充分利用情景回忆,而这项能力的培养,则是让孩子思维专注能力进一提升的关键。如果你鼓励孩子去针对某事做情景还原时,通过对比让孩子发现自己哪件事安排不合理,处理不妥当,而后改进就可以了。

  如果孩子通过反思提出新的思路或新的方案,或者通过总结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才能真正让孩子做到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有些家长或者孩子之所以思维专注能力不强,就源于只顾着埋头拉犁,而不抬头看天。优秀的孩子自省自察能力往往很出色,就源于对比、反思和总结做的非常到位。

  五、教孩子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

  1、有主见讲原则让你不分心

  很多家长最缺乏的是主见,更没有原则,才导致家庭关系和秩序呈现混乱状态,而这一切恰是家长无法正常对孩子实施管教的根源。当家长无力教育孩子时,又会导致夫妻间相互指责与不信任,在孩子眼中缺乏威信。这些现象就给家长提出了警告:必须要做主见讲原则的人!因为在孩子面前你的主见就是他们充分信任你的根本,你坚持原则才能让家长毫不犹豫地去落实你布置的任务。

  2、让孩子做事前要周密思考

  凡事欲则立,就是事前做准备的意思。对于家长而言更要重视引导孩子做事前准备工作,这里既有心态的自我检查,更有情绪的自我调整,还要排空杂念。针对目标任务进行精心准备,准备主要有几点:一是任务名称,二是具体步骤;三是完成的要求;四是完成时限;五是事后总结放在什么时机下进行。只要你围绕准备工作重点进行,周密思考,就如同解一道数学题,始终保持思维的专注,剩下的就是动作是否连贯,一气呵成的问题了。

  3、鼓励孩子别总是半途而废

  有些孩子在思维深度方面往往暴露出耐力不足,常表现为浅表性思维特点,诸如说话时常伴有大概、大约、差不多之类的字眼。这其实是孩子缺乏自信,思考问题时不走心半途而废的表现。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这些毛病,一定要尽快帮助孩子改掉。

  通过家长的鼓励,会让孩子记住:不管做什么事都不要半途而废,如果能深入思考,你一定能发现你真正的答案。当孩子经常被灌输这些意识时,专注思维会变成自己的一种习惯,并深深喜欢上爱思考的自己,这使是孩子发现全新的自我。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5522 字。

转载请注明: 如何孩子成为一个有思维深度的人 家长要知道这几点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