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安苏
前段时间,《新生日记2》顺利收官,妈妈们坐在一起谈论自己的孩子。
李艾谈到断奶话题时,引起了不少妈妈的共鸣。
她说:断奶是妈妈和孩子的第二次离别。
断奶期间,时常伴随着妈妈的不舍、焦虑以及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
这是一场离别,也是一场战争。
但如果成功断奶,从此就万事顺意了吗?
并不是,若是前期没有有意识的引导,那么“戒奶瓶”则又会成为新的战场。
01孩子为什么很难戒除奶瓶?贾静雯曾晒出咘咘的生日照,提到四岁的咘咘终于戒掉了奶瓶。
爸爸妈妈为此欣喜若狂,以后出门再也不用带奶瓶了。
其实在咘咘三岁时,贾静雯就准备给咘咘戒奶瓶。
但奈何咘咘一直哭闹,最终放弃了戒奶瓶计划。
为什么孩子们对奶瓶的执念如此之深呢?
1、吮吸给宝宝带来安全感、满足感
0-1岁是宝宝的口唇期。在这期间宝宝通过吸吮妈妈的乳头或者奶嘴,以此得到快感和满足感。
2、奶瓶可以缓解宝宝的焦虑
每次去往一个新环境或者局促不安时,将奶瓶拿出来,咬几下奶嘴能帮孩子平顺心情,缓解内心的焦虑。
3、奶瓶是宝宝日夜相处的朋友
奶瓶对于孩子而言,可能不仅仅是食物,更是伙伴。
《超人回来了》中有一期讲本特利戒除奶嘴,当爸爸说要丢掉奶嘴时,本特利崩溃大哭。
本特利的“奶嘴”从小陪他长大,不论是玩耍还是睡觉,本特利一直将它挂在胸前。
无聊时咬几下、难过时咬几下,本特利早已将奶嘴当成了他的伙伴。
所以当听到以后不能用奶嘴时,本特利自然会崩溃不已。
长期使用奶瓶的危害美国儿科学学会建议:
宝宝在1周岁后要开始停止使用奶瓶,到了18个月大后则要完全戒除奶瓶。
长期使用奶瓶,对宝宝的身心发展都会产生影响。
1、对牙齿的影响
- 奶瓶龋
有的孩子需要奶睡,或者习惯用奶瓶喝奶粉和果汁,这些都可能会造成奶瓶龋,使乳牙受到破坏,后期还会影响牙齿美观。
- 地包天
长时间使用奶瓶会挤压门牙,占据口腔空间。
导致上下颌闭不准和牙齿排列不整齐。
最后脸也会不对称,宝宝会形成难看的地包天。
2、对语言、身体的影响
研究显示,1岁后仍依赖奶瓶的孩子,5岁半时的肥胖发生率是22.9%。
不用奶瓶的孩子肥胖发生率会更低一些,为16.1%。
而且孩子总吃奶瓶里的流质食物,则会导致口腔肌肉得不到锻炼,影响宝宝的说话发音。
3、对发展精细动作的影响
过度依赖奶瓶也会阻碍孩子的精细动作技能。
当宝宝自己用水杯喝水时,不仅手部的肌肉会得到锻炼,也能训练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
从双手拿起水杯,到把杯子送到嘴边。
到最后时刻留意水流的大小会不会溢出,或呛到自己。
一系列的操作需要宝宝用肢体、眼、手、脑来相互协调。
对宝宝日后的计划动作能力也有极大帮助。
戒奶瓶 分三步走1、6个月宝宝就可以尝试用水杯喝水
该阶段让宝宝双手端着水杯,最好是水流不大的鸭嘴杯。
父母帮助他往嘴里送,只需要让嘴唇碰到水即可。
2、一周岁后,一定要让宝宝减少使用奶瓶次数
若此时宝宝事先没有接触过水杯或对杯子厌恶时,家长可以先做一些准备工作:
让宝宝选择自己喜欢的杯子,让他自己当做玩具玩耍。
或者父母陪同一起以“过家家”的形式将水杯引入宝宝的日常生活中。
父母在宝宝面前多用杯子喝水,可以用夸张的肢体动作和神态来吸引宝宝对水杯的好奇心。
还可以把一天里最不重要的那顿奶改成用水杯来喝。
3、1岁半之后还是戒不掉奶瓶宝宝,试着分析Ta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此年龄段儿童的营养摄入主要靠辅食来补充。
中华儿科学会婴幼儿喂养建议如下:
也就是说,如果是宝宝饿了、渴了,父母及时给予食物。
如果宝宝饮食不规律,也要学会锻炼宝宝的饮食习惯。
如果孩子需要安抚物似的精神依赖,父母也需要考虑如何给予安抚物。
比如宝宝喜欢的玩具或者奶瓶。
只要对宝宝没有伤害即可,随后逐渐减少奶瓶的使用次数。
父母要尽量陪同宝宝一起玩,多多关注宝宝的状态。
值得一说的是,但若是纯母乳喂养到一周岁,从未使用过奶瓶,则可以直接使用水杯。
大部分宝宝在这个阶段,也是完全具备直接用水杯喝奶的能力的。
虽然1周岁是戒除奶瓶的最佳时期,但孩子们都有个体差异。
只需要确保孩子一日三餐正常,咀嚼功能也在不断锻炼。
父母没必要强求孩子在一周岁时戒除奶瓶,最晚到2周岁也是可以的。
反之,若将戒奶瓶成为父母与孩子间的一场战役,强行剥夺奶瓶。
即使孩子戒除了奶瓶,也深深损害了孩子的安全感和依赖感。
戒奶瓶对某些家庭而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适合的时机和方法会减轻一定的难度。
注下表:不同年龄婴幼儿喂养汇总建议:
参考资料:
《尼尔森儿科学》婴幼儿喂养章节
《0~3岁婴幼儿喂养建议(基层医师版)》中华儿科学杂志
- End -
作者:安苏,普普通通的早教老师一枚,喜欢用文字表达生活。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