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希望孩子能长成大高个,但你们知道吗,孩子成长过程中有“猛长期”,当它出现时,往往会有几个征兆。
如果你们能把握住这个最佳时机,那么小孩蹿成大高个的几率便会高很多。
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图文均无关
研究发现,孩子的生长发育并非是匀速连续的过程,受到身体分泌的激素影响,它会在某些时间段内长得更快,专家将这段时间称之为“猛长期”。
根据大数据总结得出,孩子大约会经历三个猛长期。分别是在0~1岁之间,3~6岁之间以及10~12岁之间。
其中,最重要的是0~1岁和12~14岁两个阶段。
专家分析,男孩进入青春期,每年平均长高8厘米,如果父母把握住了,甚至还能长10~12厘米;女孩进入青春期,平均每年也能长高8厘米。
一般情况下,宝宝刚出生时,身高约在50厘米左右,体重平均为6~7斤,到了3个月左右,身高就能达到60多厘米,体重也会翻倍增长,不过这只是平均值,存在个体差异。
但总体上看,等宝宝到了1~2岁左右,身高和体重的增长都会放缓,不像1岁以前那样迅猛。而到了3~6岁,也就是孩子上小学的年龄,会进入第二个猛长阶段,每年大约能长高5~7厘米,低于4厘米为异常。
后一个阶段(青春期附近)则是结尾,是最后一个“猛长期”。
专家分析,男孩进入青春期,每年平均长高8厘米,如果父母把握住了,甚至还能长10~12厘米;女孩进入青春期,平均每年也能长高8厘米。
注意: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在青春期阶段每年长速如果低于7厘米,可能就需要重视,建议去查一下骨龄。
孩子进入猛长期的征兆1、食量猛增,经常喊饿
“孩子进入猛长期后,对食物摄入量的需求往往会增加,对很多食物都会感兴趣,而且胃口还会翻倍,经常喊饿。”营养学家解释道。
由于孩子进入猛长期后,身体发育的速度变快,就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而获取能量最快最好的方式就是进食。因此,如果你家孩子在发育期的时候动不动就饿了,一天要吃好几顿,往往就是他进入了猛长期。
2、出现“生长痛”
它指的是儿童的膝关节周围或者是小腿前侧有疼痛感,经过检查没有外伤史,局部组织也没有红肿压痛,可疼痛感却隐隐约约不停出现。
这通常说明孩子到了猛长期,长骨生长速度比较快,与局部肌肉和筋腱的发育不一致,进而产生的“拉扯痛”。它是儿童发育期特有的生理现象,一般夜里比较常见。
如果出现了,可以通过热敷或者是按摩等方式来帮助缓解,平时白天里也尽量减少孩子的活动量,夜间的痛感能缓轻一点。
3、经常犯困,睡眠时间增长
孩子猛长阶段,身体的消耗增加,除了饭量会变大以外,还会带来另外一个生理变化——更容易犯困。
而我们也知道,当孩子进入睡眠状态后,身体会分泌出大量的生长激素,尤其是在夜间11点到1点,和凌晨5点到7点两个时间段,生长激素分泌旺盛,能促进其骨骼的发育,助力孩子长高。
做好以下几点,有助于孩子长高1、注意饮食均衡,调养好脾胃
提起饮食,大家应该都知道要均衡膳食,荤素搭配得当才能帮助长高,在此就不多加赘述,下面给大家重点讲讲健脾食物的重要性。
其实很多孩子长不高,除了跟遗传基因和生长激素缺乏有关之外,还有一点就是脾胃不和,偏食、厌食、积食又爱便秘,摄入的营养吸收不进去,身高发育自然缓慢,补再多也没用。
要想改善这一点,平时就需要养好孩子的脾胃,多吃健脾蔬菜,例如白萝卜、娃娃菜、菠菜等,膨化食品和油腻食物尽量少碰。
另外,睡前2小时禁止吃东西,以免加重脾胃负担,容易积食不说,还可能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发育也会受影响。
2、经常运动
有研究发现,每天运动40分钟左右,孩子体内的生长激素分泌量会增加,尤其是做跳跃性运动时,生长激素量会翻倍。
另外,适量的运动拉伸还有助于孩子骨骼的发育,发育的速度自然会增快。
3、注意骨龄变化
通常情况下,要想最大程度上让孩子长高,就要注意骨龄的变化。
一般男孩骨龄15岁,女孩13岁,其生长潜能会变低;男孩骨龄到16岁,女孩14岁的时候,青春期基本接近尾声,生长空间基本就没了。
因此,如果大家想要孩子长高,并且在运动、饮食、睡眠等情况干预,最好也赶在骨龄15(男)、13(女)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