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异常炎热,气温动不动就飙升40℃,连平时不爱出汗的人,一离开空调房也会大汗淋漓。
不仅天气炎热会让人出汗,运动后、有紧张情绪时、吃香喝辣等也可能会出汗。出汗本身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既能帮助调节体温,也能排出体内部分代谢废物,也是极为普遍的现象。
而在这种普遍现象的背后,可能隐藏异常状况,在有些人身上,会发生“不正常”的出汗情况,并且往往预示着有隐藏的健康问题。
3种出汗方式,是疾病暗示汗是津液化生,在体内为津液,外泄于肌表为汗液。每个人身上约有200万~400万个汗腺,正常人一天大约出汗600~700毫升[1]。而在高温天气、穿厚衣服、喝热汤、运动后等情景下,汗液的排泄会比正常情况增多。
但若排除上述因素的影响,发现自己出汗有异常,则要留心,以下将举例3种异常出汗的表现,及背后暗藏的原因,大家可以对照自己的状况看看。
1.自汗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自汗论治》中有言:“无问昏醒,浸浸汗出者,名曰自汗。”意思就是自汗的人,会不分白天黑夜,时时流汗。在同一温度下,自汗的人也比正常人出汗要多。此外,通常还伴有怕风怕冷,畏寒的表现。
从中医的角度看,自汗多为气阴两虚,即气阴两亏,气虚和阴虚同时存在。
气、阴皆为人体生命物质和功能活动的基础,气、阴可相互化生又相互为用,气得阴而濡之,阴得气以煦之,若气长久虚之,则易致病情缠绵,致气阴两虚。
气阴两虚最早的记载可追溯到《内经》,该书指出气能生津血精液,津血精液能转化成气,论述了该症发生的生理基础。可以说,气阴两虚是阳化不及与阴化不及复合交杂的一种病理状态,其中气虚便是阳化不及,阴虚则指阴化不及或阳化太过。
当动不动就出汗,则意味着汗孔开合失调,统摄无权气不够就不能固住表里的津液,从而导致大量汗液流失,久而久之,就会损耗阴津,逐渐发展为阴虚。
而气阴两虚的人,不仅仅只受到自汗的困扰,还常有如下症状:
气虚:面黄或晄白、声弱中气不足、有气无力、头晕、食欲不振;
阴虚:口干咽干、五心烦热、两颧潮红、心急气躁、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少津、脉细数。
总的来说,气阴两虚可以影响身体的方方面面,长期自汗未改善则更会加重气阴两虚。
2.冷汗
相信大部分人都听说过一句话:“惊出一身冷汗。” 冷汗顾名思义,出的汗是凉的。
一般在极度惊恐、紧张或肢体发冷时,会流出虚汗,这是生理性的,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病理性原因则可能与体虚有关,当体内阴气太重,阴盛阳衰时就易冒冷汗,通常还伴有怕冷、四肢无力、身体消瘦、性欲减退等症状。
3.头汗
有的人出汗的部位集中在头部,动不动就满头大汗,甚至吃个饭还附送洗了个脸。这种情况一来可能是体内有热,津液蒸发出去而导致的,特别是肠胃有热时,热气随着经络往头部走,就导致头面出汗。
第二个原因则是阳虚引起的。“头为诸阳之会”,阳气不足时头部接收到的信号最明显,气不足,津液得不到约束,头上就易出汗。
出汗异常,要对症下药异常出汗不仅会让人遭受困扰,更重要的是,不解决背后真正的原因,对健康的损害会是长期且更深入的,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因此,“对付”异常出汗,最好的办法就是辨证论治、对症用药进行调理。
- 自汗
自汗者多是由于气阴两虚引起的,需要采用益气,养阴生津的方法来进行调理和改善。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中,记载的气阴双补,复脉固脱的生脉饮方,是用于气阴两虚的补益药物。纯中药制剂北京同仁堂生脉饮,方中含有中药红参、麦冬、五味子,其中红参为主药,大补元气;麦冬为臣药,养阴清热;五味子敛汗,为佐药。
一补,一清,一敛,起到益气,养阴,敛阴止汗,使气复津升,气充脉复的作用。三药合用,功能:益气,养阴生津,常用于气阴两虚,心悸气短,自汗等问题的调理与改善。
- 冷汗
冷汗者多为阴虚所致,适合中药天冬、地黄、山药、麦冬、黄柏、西洋参等。
- 头汗
头汗者若由胃热引起,则需清胃热,适合中药清胃散,由升麻、生地黄、当归、川黄连、牡丹皮、石膏等中药组成,具体剂量则需咨询医生后根据个人情况而定。
若由阳虚引起,需要温阳益气、固表敛汗。适合炮附子、炮姜、黄芪、 炒白术、桂枝、炙甘草等中药煎水服用。
当然,出汗异常的问题也不能单指望中药调理,虽然中药调理是治本,但也要注意个人的生活习惯,兼顾治标问题,同时可选择食补进行辅助,平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体内的维生素。做到不熬夜、多运动、睡眠足、饮食规律,才能更有效提升免疫力,养出健康体魄。
参考资料:
1.瞿晟. (2015).让自己出一身"健康汗". 百姓生活, 000(009), 77-77.
2.杨琼.出汗预示的疾病[J].人人健康,2013:52.
3.孙明亮,耿开仪.盗汗自汗临证医案两则[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9:180-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