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学练太极拳,劲力发不到手上去的原因,是你这几个方面没做好

由 仁连荣 发布于 健康

学练太极拳的人们,一般中老年人以上者居多,学练的目的大多是以强身健体,防病养生,休闲娱乐为主,但也有部分年轻习练者,怀着对传统武术的热爱,对太极拳的功夫的向往,年复一复,日复一日的苦修苦练,但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个怪现象,就是一些年轻的,身体素质很不错的练习者,虽然练习了三年五载,发劲时仍然很难达于手上或者说很难“行于手指”,只能在腰部肩部,肘部有所体现,有的发劲撞肘时“咚咚”作响,但由肘到腕再到指确是很难做到了。

编者认为,练习者发放劲力难以至手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一,松的不够,特别是肩部松的不够,练习的太极拳的入门功夫,第一要点就是要学会“放松”,“松”除了精神意念要平和放松之外,还要做到形体即身体整体的放松,身体整体“放松”有两个难点,一个肩的放松,一个是胯的放松,也就是练习者常说的“开肩,开胯”,若双肩打不开,无法松透,骨紧(关节间肩胛骨与肱骨,肱骨与小臂的尺桡二骨未松开),筋紧“没拉伸”,肉紧(未换力),则双肩僵滞,气劲通达受阻,“开肩”好的即松的到位,往往能做到发劲冷脆尤如崩簧,挥臂如鞭随意而往,“开肩”的程度,曾有人形容为,“两臂如挂在肩上一般”,足可见基灵活性。

在人体上部,劲力的传递,过夹脊后由肩到肘,由肘至腕再行于手指,所以,你就是腰部做得再好,肩部这个关口出现了梗阻,就很难有效地把劲传递梢节。

二,劲源不明,好多的太极拳练习者,只知道学练发劲,但始终不知道“力源”在哪儿,不明白“力源”在何处,不懂汲取利用“源头之力”,劲力达不到四肢各处,周身劲力怎能饱满,又哪能练出整劲。

拳论明确指出,“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而形于手指”,这就指明了“力源”在脚,有人错误地认为,劲源在“腰间”在“丹田”,拼命的旋腰抖腰,练腰不为错,但腰只是劲力的传递的主宰中枢,真正的力的起点在双脚,所以,在“明师”授徒时,就常说,“要做好松沉,沉于双脚”,在日常练习中,用心体会下,周身往下沉的越很,双脚对地面的作用力越大,地面相应地对双脚的反作用力就越大,由此往上传递的力就越强。因此也有人说“要练好太极拳,首先要练好太极脚”。

三,不注重“节节贯串”,劲力的整体传递,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即“由根节到中节,由中节到梢节”,每一节之中又分“根中梢”三节,这就要练习掌好“节节贯串”,就是说,在我们平时的套路练习中,每一个动作的转换,一举一动,就要时刻注意“气与劲的节节贯串”,不断体会“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的道理,体会由“根节到中节,再到梢节”的整个贯串过程的真意,只有在不断地练习实践体验中,才能真正把握“节节贯串”,也才能完成劲力由脚到手的传递(当然,不仅仅是手)。

所以,学练太极拳,要想真正地把劲力发到手上,一定要做“整体放松”,“知晓劲源”和做到“节节贯串”这三个基本方面,也是最根本的三大方面(当然也不只是这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