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月20日本轮疫情开始,成都陆续有14个地点被划为中风险区。
截至26日,14个封控区内有3名宝宝平安诞生,255名孕妈妈接受了产前检查等医疗服务,并且全部做到了全程闭环管理。
3名宝宝虽然经历特殊,但仍然像其他降临这座城市的新生命一样,平安,是送给他们最好的礼物。
每一个出生在这里的孩子,都是这座城市护翼之下的宝贝。
这样的守护,
不仅仅体现在母婴身上。
从轻微关节痛的患者,
到正在与癌症斗争的患者,
从术后需要拆线的病人,
到隔离小区需要心理安抚的居民,
都感受到了这座城市温暖的医疗保障!
2月26日,成都市金堂县上岛澜岸小区,钟女士轻轻掀开遮住宝宝小脸的被子,她的孩子刚出生5天。
5天前,即将临产的她在焦虑中度过了大半天。当时,旁边的生态水城澜岸小区被划为中风险区,她所在的上岛澜岸小区也被划为管控区域。
2月21日,她看到有救护车开进小区,出入的大门被管控起来,她的健康码也变了颜色。
肚子已经有了宫缩带来的疼痛,
第一次当妈妈的她开始担心,怎么办?
此时,金堂县妇幼保健院儿科医师邓羽(右一)来到上岛澜岸,她和48名医务人员一起,组建了一个“临时医院”。
自20日疫情开始,成都的各个封控区、管控区都搭建起了这样的“临时医院”。
在排查过程中,邓羽和同事了解到钟女士即将生产,按照疫情期间孕产妇医疗服务应急保障机制,将她紧急闭环转运到金堂县妇幼保健院。
当日下午,经过剖宫产手术,钟女士的宝宝顺利诞生:是个男孩,3300g。
金堂县妇幼保健院产科副主任医师孙瑶说:“尽管穿着防护服做手术有些不方便,但是我们都克服了困难。”
一天后,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孕妈妈周女士在进入手术室前,和医务人员们来了一张自拍。
她顺利生下了一个2.96Kg的宝宝。
……
成都市妇女儿童医院保健部主任杨柳统计了本轮疫情中母婴医疗保障的相关数据:
“在各个中风险区总共服务了255个孕妈妈,截至2月26日,有1个女宝和2个男宝出生。母婴都平安,3个宝宝都很健康。”
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党委书记林永红教授(右一)介绍,2021年成都的孕产妇死亡再创新低,下降到1.94/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到2.15%。
“这个数据达到了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管控区,一名女士手关节痛,医务人员正在为她按摩。旁边的护士告诉她:“嬢嬢你放心,我们天天都要来!”
前阵子刚做完一场手术,这个女孩所在的小区被管控了。2月26日,她被闭环转运到医院拆线。
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她说:“一共花了2个半小时,整个流程都很满意。”
从线上到线下,医务人员还为居民们搭建了心理咨询服务。
医务人员们走进患者家里,对他们的病情进行回访。
仅在成都高新区,截至2月25日,封控、管控区的临时医疗服务点位累计共接诊90人、转诊31人次,接收线上咨询470人。
成都市急救指挥中心也时刻做好准备。从2月20日疫情开始之后,120热线总共接到封控、管控区的求助44次、调派救护车34车次,共救助患者20人,其中18人转运到医院。
“但凡是面临危险的患者求助,我们会立即调派医院出诊。”
他们的工作,365天,24小时,从未间断。
成都市急救指挥中心调度科组长贺薇乔说,疫情发生后,他们成立了“急救先锋党员突击队”,做好短时间内120呼入量和任务量极速上涨等极端情况。
“日受理呼入量10000个,也要做到从容应对。”
2月26日,红星新闻记者来到钟女士家中,宝宝正在熟睡。
邓羽医生在为宝宝检查后说:“黄疸值在持续下降,宝宝的状况越来越好了!”
钟女士说,宝宝还没取名,但已经取了个小名:“我叫他瑞瑞(音)!”
红星新闻记者 王拓
编辑 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