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骨骺线闭合前有信号,后有预警,别让孩子成为矮子后又长成胖子

由 尉迟长喜 发布于 健康

孩子的身高发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无数父母期望着孩子“增高”,期望孩子的未来能有个高挑身材,即便是比别人只高了一厘米,那也弥足珍贵。

身高的高低意味着孩子将来气质的好坏,很多父母之所以忧心孩子身高发育,就是怕孩子长出“五短身材”影响气质。

可偏偏担心什么来什么,往往生活中越是担心孩子身高矮,孩子的身高越是发育慢半拍,尤其是当孩子骨骺线闭合之后,再想“人为增高”就显得费力不讨好了,不仅如此,往往骨骺线闭合后的“助高行为”,极易弄巧成拙,导致孩子越长越胖,成了众人口中的“矮冬瓜”。

曾有调查数据显示,我国80%幼龄儿童的身高发育属于“慢发育”,也就是存在滞后现象,小时候发育不明显,等到青春期可能在2、3个月就能窜高一大截,这一表现在男孩身上尤为明显。

正因如此,不少父母常把“慢长长”挂在嘴边,殊不知却忽略了孩子骨骺线的发育情况,错过了最佳助长期,等到发现问题后为时已晚,各种助长措施没效果不说,还带来了负面影响。

一:什么是骨骺线闭合,有信号征兆吗?

一:什么是骨骺线闭合,有信号征兆吗?

骨骺线指的是孩子身体胳膊、腿部的长骨骼末尾两端的软骨透明带,它会随着年龄发育逐渐变短,等到什么时候和上部骨骼完全闭合了,就说明骨骼发育完全,基本停止增长了。

一般情况,男孩的骨骺线闭合晚(20-23岁),女孩的骨骺线闭合早(16-18岁),因此对男孩身高发育民间就有了:23窜一窜的说法。

骨骺线闭合之前,孩子的身体实际上是会发出信号警示的,提醒父母孩子身高发育已经临近“末尾”,对孩子身高发育不满意,要抓紧弥补,错过就晚了:

二:骨骺线闭合后的“增高行为”有用吗?当心弄巧成拙

二:骨骺线闭合后的“增高行为”有用吗?当心弄巧成拙

身高发育这件事,不少家长都是“事前不急事后急”,当发现孩子身高已经明显落于人后才开始补充各种营养,逼迫孩子锻炼,逼迫孩子多休息,而这种突发式的增高行为,很容易好心办坏事,孩子身高没长不说,反而越长越胖。

其实骨骺线闭合后,会给孩子身体释放肥胖预警信号,若是没读懂,就别怪孩子成为矮子之后,又长成了胖子。

身高发育和日常的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孩子自律性的好坏会影响到骨骺线的闭合时间,生活中的坏习惯越多,孩子的骨骺线闭合可能越早。

1)习惯熬夜

生长激素的分泌时间段是在夜间0-2点和清晨4-6点,而且基本在孩子熟睡三小时后才会自主分泌,也就是说,每天9点后才上床睡觉的娃,可能错过第一阶段的生长激素分泌,影响本身发育,长期发育慢,就会促使骨骺线提前闭合。

2)久坐,久躺不运动

不爱运动的孩子发育慢,容易发胖,同时因为骨骼缝隙的骨骺线发育的特殊性,缺乏运动会导致它们提前闭合,影响整体发育。

对孩子身高期许比较大的家长,要坚持不懈地对待身高发育计划,记录孩子身高发育表,及时根据发育做出调整。

一般来讲孩子3岁起,就该记录每年的身高发育状况了,发现数值异常要及时就医,根据身高测评合理调整作息和饮食安排。

身高数值的增加和家长的用心良苦脱不了干系,在整个助长过程中也要避免过度催长引发的“长肉不长个”,五短身材对孩子来说会带来更大的心理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