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萌主妈咪育儿经,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时下有不少的家长为孩子沉迷网络而发愁,父母们苦口婆心地好言相劝,但是染上网瘾的孩子却置之不理,于是束手无策的家长们选择把所有的责任,都归结于“手机害人”,认为孩子染上网瘾完全是受到了网络的荼毒。
但是其实网络的普及并非是“个例”,在很多的家庭中,孩子们都并未与网络绝缘,那么为什么有的孩子,相较而言更容易染上网瘾呢?教育学家们认为,这些容易被网瘾“感染”的孩子身上有些明显的“易感特征”。
在外打工的母亲发现儿子沉迷手游,气急之下摔了手机,男孩却想不开
朋友王女士和老公常年在外地打工,平日里孩子由爷爷奶奶照顾,老人对孙子也很疼爱,可是因为年纪大了腿脚不便,孩子常常是一个人独自在外面玩耍。
为了每天都能见到儿子,王女士给孩子买了智能手机,每天的视频让王女士觉得很满足,可是没成想,一段时间后,王女士却接到了老师打来的电话,原来孩子因为沉迷手机游戏,成绩下降了一大截。
王女士火急火燎地回了老家,孩子见到妈妈后很高兴,毕竟以往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见到,可是这次妈妈却没有像以前那样把他搂进怀里,只见王女士劈头盖脸地给儿子一顿训斥,气急之下的她更是拿起儿子的手机,狠狠地摔到了地上。
“我供你吃喝不是为了让你玩手机的!我们挣钱很辛苦,你有什么脸不好好学习!”王女士一边打骂着儿子,一边用脚把手机踩了个粉碎,孩子被妈妈的样子吓坏了,愣愣地盯着地上的手机碎片。
晚上的时候,王女士的儿子没有吃晚饭便回了房间,王女士看到后也没有去叫孩子过来吃饭,她想:“这回孩子肯定不会再沉迷网络了!”可是令王女士没有想到的是,儿子夜里却想不开做了极端的事情。
在翻看儿子的日记时,王女士看到孩子在日记里写道:“我好想妈妈!真希望每天都是过年,这样就能天天看见妈妈了!”此刻,王女士才发现也许真正做错的是自己。
有这些特征的孩子容易染上网瘾,怪不得手机电脑,妈妈要早预防
一、所接受的父母教育方式有问题
教育专家孙宏艳提出,沉迷于游戏的孩子,大多来自于忽视型和权威型家庭模式,忽视型家庭模式,指的是父母对孩子缺少陪伴,使得孩子长期处于被父母忽视的状态。
权威型家庭模式,指的是父母具有绝对的话语权,而孩子则处于长期被迫服从的状态。显然这样的家庭模式并不是孩子们所喜欢的,于是为了摆脱现有的家庭模式,孩子更容易沉溺于网络中逃避现实。
二、内心缺乏存在感、归属感和价值感
孩子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拥有属于自我的人格,而这一切的建立则依托于内心的存在感、归属感和价值感。
游戏的输赢让孩子感觉到了存在感;游戏中的协作让孩子觉得有归属感;游戏的晋级让孩子有了价值感,当孩子内心空虚时网瘾便会趁虚而入。
三、自身自制力不强
自制力并非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却是孩子成长中最值得培养的,如果父母不重视孩子身上自制力的培养,那么在面对诱惑时,孩子就会表现出更加容易沉迷的特质,没有底线和原则感,孩子只能被诱惑所裹挟。
网瘾害娃不浅,但是却不是手机电脑的锅,家长们更应该早做预防
1、了解孩子真实的成长需求
养孩子不是添双碗筷那么简单,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孩子们内心有着不同的成长诉求,如果父母们可以对此有所察觉并且及时给予满足,那么孩子才不会感到孤独和无助,才会觉得快乐充实。
2、选择恰当的教育引导方式
教育并非是父母天生就会的技能,所以为人父母就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才能够对孩子的成长有所引导,认可孩子的价值尊重孩子的表达,父母的用心才不会让孩子的人生跑偏。
3、注重孩子身上自控力培养
做到自控并不容易,但是也只有做到自控,才能不被生活拖着走,父母的宠溺只会让孩子更加地容易被环境刺激所影响,重视自控力培养让自律变为可能,让孩子更容易抵御诱惑。
网络本身没有毒,如果父母的教育出了问题,网络才会成为诱惑毒害孩子的契机。
留言板话题:大家对于孩子身上的网瘾,是如何看待的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