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外随便碰一碰小动物,竟然就会感染严重的疾病!这不是开玩笑,很多动物身上携带着大量的寄生虫,可能只需要碰一下,就会感染到人体。
我们经常介绍的一种危险动物,就是非洲大蜗牛。很多人觉得蜗牛无害,尤其看到大型的蜗牛,反而觉得有趣,殊不知这种蜗牛身上就携带着很多病原体。今年3月,广东中山的一名10岁男童,就因为接触了非洲大蜗牛,导致感染了脑膜炎!所幸后来经过医生的全力治疗,小男孩脱离了危险,痊愈出院,想想都后怕。
如果野外还有什么“小动物”像非洲大蜗牛这么可怕,那就是福寿螺了。随着气温不断升高,福寿螺开始大量出现,引起了专家的担忧。他们紧急提醒群众,如果在野外看到它,真的千万不要碰!因为它们身上的寄生虫,和非洲大蜗牛相比,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以食用为目的引入中国大陆。这种螺富含蛋白质,所以在很多国家都有人引入这种动物。包括日本、韩国、泰国等亚洲国家,都是在80年代引入福寿螺的。
然而,福寿螺这种食物的味道并不太好,所以很多国家或地区在引入之后都觉得没有什么商业价值,于是将其遗弃。
这种遗弃就带来了一个严重的后果——物种入侵。福寿螺的生存能力比较强,在各种有水的区域都能够获得比较好,比如水塘、湖泊、稻田、沼泽等,甚至是在含氧量比较低的污水区,也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作为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区域的动物,福寿螺自然是喜欢温暖的环境。当气温下降至-3℃以下的时候,大部分福寿螺都会死亡。
不过,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升温进程的不断推进,福寿螺的生存范围也在不断扩张,在北半球不断向北推进。像韩国这样处于北温带中部的国家,如今也已经遭遇到福寿螺泛滥的难题了。有专家甚至推测,如果全球气温得不到控制,到2080年,福寿螺在韩国的分布面积将占到该国国土面积的88.4%!
在我国,福寿螺已经广泛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区域,并且也在不断向北迁移。目前,长江以北也出现了福寿螺的身影,并且已经出现了自然越冬的现象。因此,我国不仅要警惕目前福寿螺正在泛滥的区域,也要关注其北移的趋势。
福寿螺被引入到全世界的许多国家,但它们的天敌却没有被引入,再加上福寿螺对新环境的适应,一场大规模的物种入侵就这样展开了。
对于人类的农作物来说,福寿螺就是一场噩梦。不论是对水稻、茭白、芋头、荸荠、菱角、芡实还是蕹菜,各种水生作物都是它们喜爱的食物。如今,福寿螺已经被列为世界性最严重的 100 种入侵生物之一。包括我国国家环保总局,也将它列为重大危险性农业外来入侵生物。
除了对农作物的侵害之外,福寿螺还有可能给人体带来直接的危害,那就是寄生虫。
所有存在于福寿螺体内的寄生虫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广州圆管线虫了。其幼虫引起人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与脑膜脑炎。该寄生虫寄生在人的脑脊液中,引起头痛、头晕、发热、颈部强硬、面神经瘫痪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痴呆,甚至会致人死亡。专家指出,一只福寿螺的体内可能含有超过6000条广州圆管线虫!
说起来,广州圆管线虫也不难避免,那就是利用高温将其杀死。不过,很多人在吃福寿螺的时候,偏偏就喜欢凉拌等生食的口味,这就容易导致这些寄生虫的感染。
很多人分不清福寿螺和普通田螺时间的区别,其实很简单:田螺的壳顶是尖的,福寿螺的壳顶是圆的。不过,不论是福寿螺还是田螺,吃的时候都要彻底烹饪,才能杜绝寄生虫的风险。
不仅是福寿螺,很多人在吃海鲜、蛙肉、蛇肉等野生动物的时候,也喜欢吃生食。这里首先就涉及一个问题,那就是国家让不让吃,比如我国出台的相关政策限定了我们能吃的动物。其次就是像福寿螺一样,很多动物的体内含有大量的寄生虫,如果不煮熟煮透,就有可能存在寄生虫残留的问题,给人体带来巨大的危害。
去年10月,广东中山的一位17岁女孩身体不太舒服,经常莫名其妙地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情况。去医院检查后才知道,她常年吃生鱼片、生肉片,导致体内存在大量寄生虫,因此才患病的。
还有饭店觉得“醉虾”这种经过白酒“消毒”的食物可以吃,其实也是错误的,因为很多寄生虫是不会被白酒杀死的。另外像烧烤、火锅等吃法,其实也存在着外熟里生的情况,同样存在着寄生虫感染的风险,大家一定要小心。
“病从口入”这个道理,相信没有人不知道,但真正做起来就不是这么回事了。世界上熟透了的美食多得是,何必非要冒险吃那些生食呢?
除了吃之外,简单的接触也有可能被寄生虫感染!像开篇说的那个摸过非洲大蜗牛的小男孩,就是一个例子。包括放过生鱼片、生肉片之类的砧板,也要仔细清理,否则也会有寄生虫残留。
专家也提醒,目前福寿螺进入了活跃期,大家一定要提醒自己的孩子不要碰它们。还有水边的一些桑葚般大小、粉红色不明物体,这些都是福寿螺的卵,同样不能乱碰。小孩子不懂事,家长一定要负起责任,否则孩子感染了寄生虫,后悔都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