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怕”,孩子真能看到大人看不见的东西?科学的解释来了

不少人都听过坊间传言:宝宝年纪小,阳气不足,很容易被“魑魅魍魉”给缠住,看见成年人所看不到的东西。

在“无神论”的今天,这个说法自然是不成立,可不少家长又都有这样的真实经历,宝宝会做出很奇怪的行为,或者指着某件看不到的东西,表现出恐惧情绪,这该作何解释呢?

“妈妈,我怕”,孩子真能看到大人看不见的东西?科学的解释来了

案例

阳阳1岁半的时候,阳阳爸外出公干,整整一个月才回家,“阳阳,过来让爸爸抱抱!”回到家,阳阳爸第一时间向宝贝儿子张开了双臂,希望心心念念的儿子,可以扑到自己怀中。

没想到,阳阳哇的一声就哭了,没等来儿子的拥抱,还把孩子弄哭了,阳阳爸悻悻然地摸了摸鼻梁。

“妈妈,我怕”,孩子真能看到大人看不见的东西?科学的解释来了

接下来的几天,阳阳爸使出浑身解数,阳阳还是不肯跟爸爸亲近,而且见到爸爸就怕。

有一次爸爸非要抱阳阳,阳阳挣不开,就大声求救,一边退缩到妈妈怀中,一边大声喊:“妈妈,我怕!”

“妈妈,我怕”,孩子真能看到大人看不见的东西?科学的解释来了

奶奶见状,皱了一下眉头,当夜就趁着阳阳入睡后,对儿子说:“怕是你这趟出去,撞见了不干净的东西,孩子阳气不足看得见,咱们买点元宝蜡烛回来,做一场法事,驱邪!”

受过高等教育的阳阳妈,死活不同意,认为奶奶是无稽之谈,但奶奶问题,她也回答不了:孩子为何一见到爸爸,就号啕大哭?

“妈妈,我怕”,孩子真能看到大人看不见的东西?科学的解释来了

后来,阳阳妈问了相熟的医生朋友,才真相大白:阳阳年纪小,视力处于的“可塑期”,知觉恒常性不够稳定,工作出差一个月的爸爸,瘦了又晒黑不少,在阳阳眼中,熟悉的爸爸成了陌生人。

医生口中的“知觉恒常”,是什么意思

所谓知觉恒常,是什么意思?就是指,观察对象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知觉形象并不会跟着发生变化

很多孩子,都有因为接触到陌生事物而害怕的经历,老一辈人不明其理,于是就认定是孩子见到了,成年人看不到的“某种东西”。

事实上,科学解释是:孩子与成年人的视觉差异导致。

“妈妈,我怕”,孩子真能看到大人看不见的东西?科学的解释来了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这种察觉差异呢?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视力发育还不够成熟

孩子的视觉发育阶段,新生儿出生后的前三个月,视觉逐步开始发育,通常婴儿会对颜色鲜艳、移动的物体感到兴趣。

到了四个月,才会开始建立立体的视觉;直到宝宝半岁,其视觉的灵敏度,接近于成年人的20%,称之为是“可塑期”。

宝宝视觉发育,是一个动态过程,在看物体的时候,宝宝没有成年人的思维模式,对他们来说有一些变化的物体,就会被重新认定为是新物体。

“妈妈,我怕”,孩子真能看到大人看不见的东西?科学的解释来了

出于对未知事物的恐惧感,面对“新物体”的孩子,会用号啕大哭来表示恐惧。

2)颜色分辨不清晰

新生儿等于是“色盲”,一直到10周左右,他们才开始学习逐渐鉴别颜色,到4个月左右,宝宝对颜色鲜艳的事物更为敏感。

新生儿色觉发育,也开始逐步增强,但对颜色的细微差别,他们掌控能力仍旧比较差。

看到某种相同颜色,他们可能当作一样的物品,这样的“辨别差异”,让孩子和成年人所见的景象出现差别,闹出孩子能看见成年人所看不见东西的误会。

“妈妈,我怕”,孩子真能看到大人看不见的东西?科学的解释来了

孩子视觉系统的发育,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常7-8岁左右,孩子的视觉系统才会完全稳定,正常的单眼视力、两眼相等的平衡视力、立体视力、双眼融合视力都与成年人无疑,也是从这时候开始,视觉差异也会逐渐消失。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220 字。

转载请注明: “妈妈,我怕”,孩子真能看到大人看不见的东西?科学的解释来了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