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自己、对他人、对世界、对人生的理念与态度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我们应该给孩子传递什么样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呢?
孩子成长的黄金期就在6-12岁,如果在这一阶段他们无法得到最好的教育与引导,他们极有可能走错了路,乃至于影响了一生的命运。
你耐心讲道理,孩子当耳旁风?优秀父母谨记3件事!
1、过分依赖会长不大的
孩子过度依赖父母,表面看是家长受罪,实质上是孩子遭殃。
家长一定要让孩子明白,一个人最可靠的依赖,是自己。我们长大的标志就是独立,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所以,没有人能让我们依赖一辈子。
一旦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父母一定要给予积极的反馈,肯定孩子思考的结果,欣赏孩子思考的过程:“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就很好啊;你尝试了就可以了呀”,
这样,孩子会享受独立思考和发现的过程,形成“成长性的心态”,更乐于接受挑战。
2、双方建立规定,必须遵守
讲道理没用,妈妈又不赞同直接惩罚,那到底该怎么做呢?孩子第一次违反约定的时候可以先讲道理,如果有第二次,那就直接把玩具刀或者玩具枪拿走,并且跟孩子说:
“我很遗憾你不愿意遵守咱们定好的规则,现在我只好把它们收回了,等你真正愿意遵守的时候才可以把它拿回去。”
这样做之后,孩子可能很快就会表示说他愿意遵守约定,但是这个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耐着性子,多做几次,只有让他自己主动产生这样的认知,他才有可能主动决定自己的行为,原本我们不停说教时想要的目的才能成功达成。
3、妈妈以身作则,给孩子良好的示范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的言传身教,给孩子树立榜样。
很多人都说,孩子身上有父母的影子,这不仅仅来自于长相,更多地是对父母一举一动的模仿,一言一行的重复。所以很多时候,父母的行为都会潜移默化地印在孩子的脑海里,最终影响到他们的一生。
就好比孩子饭前不洗手这件事,与其每次一遍遍地催他去洗,不停的说教,不如直接用行动让她主动。家长吃饭前,主动去吸收,让孩子去模仿。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这种好习惯了。如果真的想改变孩子的行为,家长需要用行动,而不仅仅是语言。
当我们说自己跟孩子说了“无数遍”的时候,意味着我们前面的每一次“说”都没有达到效果,这个时候,与其仍继续地对他“谆谆教诲” ,或者给孩子贴上“不听话”的标签,真不如改变一下我们的处理方式,是“说道理”还是“干脆利落地采取行动”,得有个权衡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