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包办太多,培养幼儿独立性的意识不足,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极为不利。如何培养宝宝独立自主的能力,是目前很多家长需要学习的。
执笔:张蒙
编辑:壹拾贰
定稿:苏子后
很多妈妈在宝宝上幼儿园之前,会慢慢培养宝宝独立自主的能力,比如自己穿衣服、吃饭、上厕所等。掌握了这些技能,孩子上学后不仅能让父母放心,还给老师们减轻了工作。
本文配图均源网络,图文均无关
但是有的宝宝年龄太小,自己动手的能力还没有完全养成,经常会做出一些让爸爸妈妈哭笑不得的事来。
案例——最近,一位宝妈分享孩子洗脚时的视频火了。宝宝马上就要上幼儿园了,这位宝妈为了锻炼儿子的独立能力,给他布置了一项“艰巨任务”——自己洗脚。
毕竟是小孩第一次自己洗,为了安全起见,宝妈把热水、毛巾、盆都准备好了,并让宝宝在小板凳上坐好,告诉他洗完脚自己用毛巾擦干就行了。结果半个小时过去了,宝宝还没有从卫生间里出来。
宝妈跑进去一看,差点笑岔气。原来宝宝一只脚泡在盆里,正在努力地擦另一只脚,好不容易擦完了又伸进盆里,换一只继续擦,这样一直重复着,擦了半天两只脚还是湿的。
宝宝并没有意识到不对劲,还擦得非常认真,嘴里像是在念叨:“怎么没完没呢?”妈妈在一旁笑出了声,没想到这么一件完全可以自己动手解决的事居然还闹了一出乌龙。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还真不少,很多家长在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而宝宝的能力是一步步慢慢掌握的,爸爸妈妈一定要摆正心态,积极引导。
那么,孩子的独立能力应如何培养呢?1、尽可能地给他们创造锻炼的机会
一项能力的掌握往往需要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只有从一开始就做得多,做得熟,后面才能养成习惯。
所以家长们应尽可能地给宝宝们多的锻炼机会,平时在生活中碰到他们能自己动手完成的事情,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孩子的能力,放手让他们自己独立去完成。即使做的不好,也无需过多苛责,因为过程比结果重要,这是一次锻炼的机会,也能够从失败的教训中吸取下一次的经验。
2、家长树立“榜样精神”,起带头作用
在锻炼宝宝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积极地起到带头作用。比如在要求孩子独立完成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可以告诉他们,爸爸妈妈也是自己动手做的,相信你也能行。
然后跟孩子传授一下自己做这件事的经验,这样孩子会更容易去模仿和学习,从而慢慢形成自己动手独立完成事情的习惯。
3、用鼓励和引导代替数落和分担
孩子学会独立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刚开始由于自身能力的不足,往往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难。
这个时候父母最好不要一味地去数落他们,或者非常急躁地去帮他们分担甚至解决问题,这种做法是无法对孩子起到锻炼作用的,很有可能还会让他们对父母产生更强的依赖感。
家长应该以鼓励和引导为主,尽量让孩子自己学会独立思考去解决,能更加有效地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
4、循序渐进,逐步形成
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习惯和能力是在生活中逐步养成和掌握的。在决定培养孩子独立的初期,家长应该给孩子足够的耐心,而不是给他们布置高强度的学习或工作。
要让孩子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当成是每个人身上必须拥有的特性,并非是父母强加给他们的任务。
拥有独立自主的能力在孩子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长应及早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让孩子们在学校、社会里能够更好的立足。
你们家宝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会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的呢?有没有闹过类似的笑话?你是如何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