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关于电子产品的对婴幼儿大脑产生影响的文章引起了我的兴趣。
这篇文章说研究人员发现学龄前的儿童每天使用电子产品会让孩子认知能力差、表达能力弱,并且列举了一大堆的研究证据,还有脑部的分析图片。发文的则鼓励大家不要给孩子使用电子设备,多读绘本。
咋一看,有理有据,也是“煞费苦心”的给大家普及科学育儿知识。
然而稍微深入的分析,就会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让我来一层层解开这里面的坑。
首先说这个研究,我们要明白一点,实验研究结果不等于实践育儿知识,就是说实验结果他是在一个相对有条件的环境下得出一个结果,这和我们日常生活环境是截然不同的。
实验中是两组对比,即A不使用电子产品,B每天使用两小时,这实验的模式存在一个很大问题,A和B肯定不是24小时都待在实验室里,实际上除了B每天使用两小时电子产品外,其他的时间还是和正常生活一样,而根据这个实验说电子产品会让孩子认知和识字能力差,这样的结果值得质疑。
那么这里做个简单假设,A的父母每天教孩子识字、说话,B的父母每天把手机电脑丢给孩子,然后打麻将去了,那么就会得出和实验一样的结果。
反之,A的父母每天不管孩子,也不给孩子电子产品,B的父母主动教孩子识字,并通过电子产品辅助加强,这样会得出一个什么结果呢?读者可以自己联想。
电脑手机本无罪
现代社会让孩子不用电子产品,那不可能,除非你愿意你的孩子在这个时代当一个“原始人”。那也不太可能,社会环境也会逼着使用这些产品的。
正确的使用没有什么坏处,可怕的就是把电子产品当成了育儿保姆,把孩子交给电子产品来换取自己的自由。
孩子学龄前的智力发育好坏,取决于家长对孩子是否采取了主动的引导教育和生活实践体验,电子产品再怎么智能,再怎么高科技AI,它还是个被动型的东西。怎么理解主动和被动?打个比方吧:
当孩子第一对着我们叫“妈妈”的时候,我们家长会主动的教宝宝说妈妈以外的词,这就是主动;
假设这个孩子对着一个高智商AI电脑叫了声妈妈,这个电脑会说什么呢?赞美,表扬什么都有,就是不会有主动教他别的词汇。
我写到这里还玩了一下SIRI,对着SIRI叫了声妈妈,然后结果……你可以自己试试,就能明白主动教导和被动教导的区别。
学龄前孩子对于知识的学习,就是简单的、不断的重复、重复、再重复,好好的利用电子产品辅助孩子学习就是很不错的方法。前提是家长要先主动引导孩子的兴趣,并且要参与进来。
如果把教导的主动交给了电子产品或者让孩子自主学习,那就会得出实验中B组的结果。
所以我说实验研究就是研究,不能把实验结果直接搬过来当成育儿知识传播,孩子的智力、认知能力的发展取决家长的教育方式,不主动教育孩子的家长是绝对养不出聪明孩子的。
另外,那篇文章最后提到了多看绘本,似乎揭示那就是一篇绘本的营销软文。绘本这东西有些时候吹得太过了。比如说什么教小朋友上厕所要通过绘本教,这太折腾了吧。难道带着孩子去厕所实地,亲自示范给孩子看如何厕所,摆个桶在孩子面前,会比从绘本学上厕所的效果要差?
育儿圈里存在着大量类似这样断章取义,偷龙转凤的信息,
如果你愿意看,那我就愿意写,
希望大家在育儿的路上少交一些智商税,也请记得不要直接把一些实验结果当成育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