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年幼的时候抵抗力比较差,感冒发烧就成了最容易患上的疾病,孩子一生病,家长就要带娃去打针了,毕竟这是最快起效的治疗方式,可以让孩子少受点病痛的折磨。
话虽如此,但打针的疼痛却是孩子们的"童年之敌",一位3岁的小女孩给大家展示了什么叫做"有仇必报"。
这孩子被妈妈带着去医院打针,一看到医生的白大褂,孩子立刻挣扎哭嚎着不肯上前,于是女孩的妈妈跟她聊起了昨晚看的动画片,转移了女儿的注意力。
趁着女儿思考问题时一个不注意,医生迅速给小女孩打了针,而她却还没有回过味来。
打针结束之后,疼痛渐渐开始加重,小女孩似乎是醒悟过来自己被"骗"了,站在原地越想越气,非要找医生"报仇",怒气冲冲地向着医生直扑过去,要和医生打一架的气势。
宝妈一边狂笑一边搂住自家孩子,向孩子爸爸求助:"快来帮忙,拦不住了!"
像这么呆萌的小女孩也确实可爱,被宝妈一个忽悠居然没有察觉到医生给自己打针,还要想半天,迟钝的反应让人忍俊不禁,孩子小的时候实在是太有趣了。
不过打针是每个小孩子童年必然要经历的事情,除了接种疫苗之外,孩子生病的时候打肌肉针可以迅速控制病情,让孩子的情况好转,避免孩子感冒拖拖拉拉好得慢而引发肺炎、支气管炎等疾病,对孩子的健康很有好处。
孩子不懂得打针的好处,家长就只能想办法"忽悠"孩子了,有的孩子不容易上当,挣扎起来几个大人都按不住,让医生和家长都很头疼。
怎样才能让孩子好好打针呢?
1. 转移注意力
孩子小的时候思维不够敏捷,反应也不会很快,转移注意力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可以让孩子停止啼哭,转而去思考其他的事情,医生就可以趁机给孩子打针了。
家长帮孩子转移注意力,可以说一些有趣的话题,或者谈孩子最喜欢的东西,不要说一些恐吓的话语或是吓唬人的故事,这样反而会加重孩子的害怕。
2. 父母在旁边鼓励孩子
父母的陪伴和鼓励可以让孩子更加有安全感,能够鼓起勇气来接受打针的"挑战"。
孩子在父母的鼓励下勇敢面对打针,对孩子来说也是一个很不错的经历,能让孩子觉得自己长大了,很有成就感,也更愿意尝试这类考验自己的事情,很享受被父母夸奖自己懂事的感觉。
3. 适当给予奖励
对于那些怎么劝都紧张焦虑、大哭大喊的孩子,父母的话语对他们可能没有什么安慰作用了,这时候父母可以适当地提出一些小奖励,可以是一顿美食、一个玩具。
用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孩子突破自己的恐惧情绪,把注意力放到对未来得到奖励的憧憬上,能让孩子试图克制自己的情绪,接受打针。
4. 安抚孩子的情绪
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安慰是最好的办法,父母可以抱抱孩子,让孩子在父母的怀抱里找到安全感,觉得自己不是在被伤害,能够接受"打针对自己好"这一逻辑。
孩子打针的时候,父母最好在旁边陪伴,不要走开,不要勉强让孩子一个人去打针,否则这种情绪上的压力会让孩子更加难过。
孩子害怕打针是因为打针太疼痛,有时候就会吵闹得不可开交,让诊室一片混乱。这就需要父母采取正确的办法,帮助孩子克服恐惧情绪,如果父母教育得当,孩子多半在打过1-2次之后,就会自己努力适应不再吵闹,并且能从打针中感受到自己的成长,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