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少有父母敢说自己从来都没有打过孩子。很多父母的想法是,“我也不想打孩子啊,但孩子就是不听话,非要打一顿才老实”,我们暂不从父母的角度分析到底能不能打孩子,只从被打孩子的反应来聊一聊,打孩子可能会带来哪些伤害。
如果孩子被父母打时,出现了下面这3种反应,有可能是心理出了问题,父母就要警惕了!
1、父母打孩子时,孩子眼神中充满怨恨,甚至还动手打父母
有的父母在打孩子时,会发现孩子看向自己的眼神中充满了怨恨,有的孩子甚至抢夺父母的打人工具并还手的情况。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父母一定要引起重视,这很可能是因为孩子经常受到父母的打骂,心理已经堆积了很多怨气,无法排解出来,真的很可能因为一次的导火索,而闹得不可收拾。如果父母仍然以“你居然敢还手”的想法继续打孩子,很可能会造成让人意想不到的悲剧。到时,孩子真的就是毁了。
一个总是被父母打且并没有被“打服”的孩子,心理很可能已经扭曲了,他们的心中已经逐渐失去了对父母的爱,只剩下恨意和“复仇”。这样的孩子,能和父母“对打”时就会对打,等到有一天父母打不动了,很难保证这些被父母打大的孩子不会将小时候挨过的打“回报”给父母。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恐怕父母后悔也晚了。
2、父母打孩子时,孩子不哭也不闹,眼神中充满恐惧
当孩子犯错误,你打他时,如果他默不吭声,家长一定不要再打孩子了。因为当孩子默不吭声时,他有两种心理行为,一种是他心里根本就不服家长打他的行为,长期以往孩子容易形成极端的性格,很可能会有打击报复的心里,这样对孩子以后在社会上的成长影响很大。
还有另外一种心理就是孩子内心委屈,他不会表达,准确的说没有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或者说他和你说了他的内心想法和委屈,你也不会听,他依然会挨打,索性说了和没说一样,所以他选择不吭声。长期以往会让孩子的安全感受到破坏,不再愿意相信父母,更严重的会让孩子出现情感障碍,心理恐慌,甚至变得自闭。
面对孩子被打时不吭声的行为,家长就应该停止打孩子,正确的做法是密切关注孩子的心里动态,多听听孩子的想法,帮助孩子一起去分析、解决问题,而不是冲着孩子大吼打孩子。
3、孩子由小声抽泣变成了含泪假笑
明明12岁了,明明妈妈是个急脾气,辅导孩子时,如果讲了两遍孩子都听不懂,她就开骂了:“你真是像个猪一样笨!”如果孩子还犯同样的错误,她更恼火了:“你活着干嘛,死了是造福全家!”孩子被骂得糊里糊涂,她就开始动手开打了。可是明明总是眼里含着泪小声抽泣,假装嬉皮笑脸,
大人的言语“像猪一样”“死了造福全家”,这样的话已经严重伤害到了孩子的自尊,再动手打他时,孩子会感到自尊心已经被践踏得一无是处。
孩子也是要面子的,他们不想在父母面前示弱,于是假装成不在乎的样子,眼里却噙着泪,脸上露出假笑的表情,这是孩子在父母面前乞求自尊的无声反抗。如果孩子有这样的表现,父母一定要立刻住手,这种情绪发展下去很有可能为孩子患上心理疾病埋下不良的种子。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正确的去引导孩子,用循循善诱来代替打骂。
1、沟通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别人家的孩子比自己家孩子懂事,或许不是孩子的问题,更多的是家长的问题。很多家长缺乏与孩子的沟通,但沟通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2、理智教育孩子
面对孩子犯错,家长更应该理智的去教育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孩子犯错,家长应该帮孩子找出原因并且改正,比发脾气打孩子更有效。
3、家长可以找孩子的朋友、老师,去了解孩子。
家长应该多把时间放在孩子身上,明白孩子想做的是什么。爸爸妈妈也可以通过和老师沟通,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孩子或许在学校与在家里,是不同的状态,或许孩子在学校人缘关系很好,只是在家里不跟爸爸妈妈说话。
打骂这种看起来有效的教育方式,就像凛冽的北风一样,只会让孩子心生逆反或者心生恐惧;但如果父母换一种和风细雨式的教育方式,可能就像温暖的南风一样,能真正让孩子敞开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