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晚年后的父母们来说,有一个体贴又孝顺的子女才是一生无憾的幸运,虽然说每一个父母养育孩子的初衷不完全是为了有所回报,但是孝顺的子女却有着自带暖意的光环,孝顺即是中华传统的美德又是一个人心底的暖潮,所以有一个孝顺又体贴的孩子,可以说是所有父母的心愿。
但是,有的时候你越是渴望、现实却恰恰相反,很多时候孩子的孝不孝也不在单方面,而是父母种下什么样的因、才会结下什么样的果子。之前,我一直认为孩子孝不孝顺是本质夹带,跟环境和出生的顺序无关,甚至遇到有人说"孩子孝顺和出生顺序有关"时,心中还满腔反对地怒怼,等到真正感同身受之后才知道内心的孝不孝,还真和出生的顺序有关。
01
在两孩家庭里,被忽略的那个孩子最容易叛逆,也最容易和父母之间感情闹僵
25岁的丽丽是家里面的独生女,但是因为母亲早早病逝的原因,丽丽又是在单身家庭长大的孩子,就丽丽的童年来说基本上都在等待和失望中度过,12岁以前年年盼得父亲早归,15岁以后从等待到失望、再到习惯,直到父亲再婚并生了妹妹之后,丽丽内心的失衡才变得明显,后来丽丽从叛逆厌学、到早恋,成为了大家眼里面的问题少女。
因为叛逆的原因,丽丽的父亲对她只有斥责和失望,一件又一件、一桩又一桩的叛逆+失望,让父女二人成为了最遥远的亲情,因为丽丽心中不平衡的原因,结婚生子之后也很少回去探望父亲,而丽丽的父亲也因为种种矛盾一直负气,对外坚称"没有丽丽这个女儿……",双方都不肯让步的亲情,也注定让窟窿越来越大、难以修补!
02
在多孩家庭里,一碗水端不平、偏心是常态,但棒子底下还真容易出"孝子"
同村的刘阿婆一共生了2儿2女,在她那个年代生4个孩子基本上都是小家之户,很多家庭不是生6个、就是生7、8个,在那个时候衣食温饱就是父母能给孩子们最深的爱。刘阿婆是一个干活比较拼命的母亲,尤其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以民为食的基础生活,刘阿婆更是没日没夜地辛苦劳作,用现代术语来说就是"女强人"。
当然,在"女强人"的背后自然是要牺牲到一部分重要的东西,比如缺少丈夫的理解和包容,在无限的劳作下,刘阿婆虽然是家里面的主心骨,但是由于太累、经常发牢骚的原因,和丈夫之间的关系也出现了矛盾。在养孩子方面,大女儿、二女儿年龄大些经常充当苦力,因为家里面没钱供不起上学的原因,刘阿婆只送了两个小儿子上学,经常发脾气、心怀不满的两个大女儿,一犟嘴就是迎来无情的棒打。
尽管那个时代的重男轻女较为凸显,也尽管刘阿婆的两个大女儿经常被棒打,但是从刘阿婆的现状来看,真正做到承欢膝下的却是女儿,每逢刘阿婆生病的时候两个儿子不闻不问,只有两个女儿在身边忙前忙后,一说要拿钱的场合女儿掏的也是无怨无悔。
丽丽和刘阿婆的故事告诉我们,子女孝不孝顺和出生的前后顺序还真是有着一定的关系,但是在子女孝不孝和出生顺序有关的理儿里,均在于父母打小对孩子的态度如何,而这个态度还要跟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因为在刘阿婆那个年代棒子底下出孝子有着一定作用,但动不动鞭打的童年放在如今时代能剩下的只有叛逆和顶嘴,想要孩子将来孝顺、懂得常回家看看,我个人认为保持孩子的感恩之心非常重要。
那么,孩子的感恩之心父母平时该如何平衡、保持呢?
1、用独立去包装孩子的坚强
懂得感恩孝顺的孩子,往往经历了很多人生转折,在各种困难、和所经里,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坚强还有细微的洞察能力。当父母老去时,懂得洞察的子女会观察到父母的日常改变,并从中感叹岁月匆匆的无奈,很多子女在父母生前不懂得珍惜感恩和陪伴,待离去后哭得撕心裂肺还后悔不已,但这又有什么用呢?
后悔的泣不成声,大多数也是责怪自己对父母观察的太少,以至于父母"悄悄"老去了也不知道,所以让孩子坚强起来他们遇事往往更容易处事不惊。孩子的坚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用独立去包装,咿呀学语时的独立发声、学走路时摔跤自己爬起来、被欺负时知道自己讨公道、兴趣学习时有自己的选择权……
2、用陪伴去影响孩子的态度
独立、坚强,只是孩子成长的基础需求,而父母真正有价值的影响就在于陪伴教育,陪伴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也是最有效果的教育,你的陪伴有多认真、孩子的回馈就有多实用。在信息化的便利生活里,有太多的父母被手机蒙蔽了双眼,他们忘记了陪伴孩子、也忘记了倾听孩子,直到孩子多次述说、无所应而寂静离场时可能还毫无察觉。
被忽略的孩子,很容易因为缺爱而情绪暴怒、叛逆,在种种犟嘴的忤逆下,又习惯性地被父母贴上很多标签,比如"熊孩子"、"问题少女"、"叛逆郎"、"不孝子"、"白眼狼"……。不管是什么样的标签父母贴一次就是把孩子往外赶,因为包括我们大人在内,也不喜欢轻易被人贴标签、尤其是各种负面标签,所以作为感恩之心的第二重要,就在于用陪伴去影响孩子的态度。
3、用已身去作则孩子的人生
曾经,在看某综艺节目的时候被节目里一个天真懵懂的小孩吸引了,小孩说"我要好好学习、努力挣钱",当被问"努力挣钱干什么"的时候,孩子一句"我要把爸爸妈妈送到养老院享福去",让现场变得鸦雀无声、更多的是深思下心虚。怎么回事呢?原来孩子的父母把奶奶送到养老院时,孩子哭得很伤心、不愿意,奶奶告诉他:"傻孩子,你爸妈是送奶奶去享福呢"!
简单的一件事情,却足以看出大人的以身作则有多么重要,孩子的孝不孝就跟他们的成长一样需要日积月累,并不会因为一朝一夕就根深蒂固,而固化孝顺二字的教育莫过于父母的以身作则,不想孩子以后用你现在的方式去"孝敬"老人,那么现在就要用已身去作则孩子的人生,让他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孝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