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教育孩子,是父母双方共同的事情,如果父母尽到了自己应尽的义务,那孩子管教不严就可能是老师的责任,
但是,如果父母好好的教育孩子,关心并且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事业,那孩子就不会成为一个“坏”孩子,所以,孩子的教育问题才是很多父母最该注意的问题,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是父母生命的传承,一个孩子是否优秀,这和家长们平时对教育问题是分不开的。
一个勤快的父母培养不出懒惰的孩子、一个诚实的父母教不出奸诈的孩子等等,父母是什么样子,孩子就会按着父母的性格去生长,
所以说,父母不仅赋予了孩子生命,也塑造了孩子,在孩子心中,父母是榜样也是力量,在他们小小的心里就会对父母产生宝崇拜,
所以,有很多时候,孩子的一举一动并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从父母身上学习到的,是潜移默化得来的。
大家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种说法并没有什么错,孩子的学习能力非常强,看到什么都喜欢模仿,很可能孩子的一些习惯就是他们潜移默化学习来的,
所以,父母想要教育孩子,首先要改善自身的一些不好的习惯,比如,父母不想让孩子说脏话,父母自己就不能说脏话,父母想让孩子勤快那自己就不能什么都不做,
就是这样,教育孩子也变成了很多父母约束自己的一种方式,而且,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也不能对孩子体罚,彻底推翻了“棍棒底下出孝子”这种言论。
不过,对孩子进行口头教育,想用“嘴”来教育孩子,这种方式真的可行吗?之前,曾在网络上看到很多新闻,在上海的一座高架桥上,一个妈妈正在对后座的儿子进行“口头教育”,对于妈妈的这种教育孩子早已经烦不胜烦,和妈妈发生争吵,
后来,妈妈赌气将车停在了川流不息的高架上,儿子竟然趁机将车门打开下了车,跑向了一旁的桥边纵身而跃,而母亲反应过来追上儿子的时候,恰好看到儿子跌落。
类似的情况也有很多,都是孩子们反应很大,对父母的“口头教育”已经彻底免疫,家长们在孩子面前更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也让很多人对现在“不动手光动嘴”的教育方式产生了质疑,甚至,还会觉得老一辈的“棍棒教育”并没有什么错,当孩子做错事情之后,家长真的能打吗?
李玫瑾建议,孩子6岁之前最该怎么管?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李玫瑾教授是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是青少年犯罪心理学的专家,她对育儿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对于案例中的事情,李玫瑾教授就曾做过很多分析,
她表示:教育孩子不是一蹴而成的,在心理学的范畴上认为,一个人在18岁之前分为6个时期,
1岁以内为乳儿期;
2-3岁之间为婴儿期;
4-5岁之间为幼儿期;
6-11岁为学龄初期;
12-15岁为少年期;
16-18岁为青年初期,
当你面对一个15岁的孩子,当他提了要求的时候你拒绝了他,他也许会用自杀、自残之类的方式逼迫你妥协,以为他知道你爱他,
但是,当你面对一个5岁的孩子,当你拒绝了他的要求的时候,他只会用撒泼打滚的方式尝试让你妥协,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该怎样伤害你来让你妥协,
所以,在孩子6岁之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孩子的性格还没有建立完全,家长可以通过正确的教育方式来“修理”孩子。
首先,孩子是非常聪明的,当她们可以听懂父母话的时候,也许只有1岁左右,这个时候,父母在面对孩子一些无理的要求的时候要大声对孩子说不,
因为家长一味的付出会让孩子形成习惯,等他们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的时候,家长要适时的拒绝,大胆的对孩子说“不”。
其次,在很多孩子小时候都有自私的行为,这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认知,对东西的占有欲很强,家长不能什么事情都顺着孩子,用着“他还小”的借口骗自己,
家长在孩子便显出占有欲的时候要及时制止,比如孩子给自己东西的时候都接受,孩子拿东西的时候让他一点点拿,多多监督孩子。
最后,很多家长都舍不得孩子受委屈,舍不得孩子遭到拒绝不想让孩子受到挫折和委屈,但是,这恰恰是孩子最需要经历的一个过程,
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顺风顺水的,被拒绝和失败没有什么好丢脸的,要尝试接受,如果连小挫折小困难都接受不了的话,长大迎来大挫折的时候,孩子很难挺过去。
看完这篇文章,大家觉得是“口头教育”适合孩子还是“棍棒教育”适合孩子呢?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