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应该无数次都会有忍不住想发火的瞬间。
吼叫,几乎成了大多数家长的惯性,即使心里清楚这种教育方式会伤到孩子,甚至可能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可脾气上来了怎么都控制不住。
如果你也是如此,请静下心来看看这些话,关键时刻能让你刹住车。
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图文均无关
01:“你吼孩子的样子,像极了一只猛虎。”
曼彻斯特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德·特洛尼克有个著名的“静止脸”实验:
在实验开始之前,妈妈用正常的表情跟宝宝互动,孩子面带微笑地回应妈妈;
随之,妈妈开始静止脸,面无表情,这时候宝宝的笑容戛然而止,开始频繁看妈妈的脸色,并尝试着跟妈妈互动,吸引妈妈的注意力;
然而妈妈继续面无表情,做出尝试的孩子这时明显变得焦虑,甚至大哭了起来。
从中可看出,父母情绪变化对孩子的影响。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带娃中,如果能够细心一点,就能发现当每次你吼完孩子以后,总能发现孩子要不就是沉默不说话,要不就是一副胆怯的模样,这往往说明你的负面情绪已经转移到了孩子身上。
也教育专家形容那些父母吼孩子的样子,像极了一只猛虎,令子女们畏惧,忍不住想要逃离。而且无论孩子多小,多少都能看懂父母的“脸色”,如果长期处于这种压力中,父母可能与孩子之间形成不安全的依恋关系。
02:“一句话说一次可能管用,说三次就成了一句废话。”
很多父母喜欢揪着一个点反复说教孩子,如果发现对方还是不停,他们就忍不住大吼起来,以为这样能镇压住孩子。
实际上一句话说一次可能管用,说三次可能就成了一句废话。
心理上有个“超限效应”,说的就是某种刺激过多、过强、持续的时间越久,就容易引起心理上的逆反。
如果父母每次总是习惯地说教或者是对着孩子大吼大叫,那么就容易导致孩子出现“应激反应”,心理上开始逆反,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意再从父母那受到伤害。
03:“就事论事就好,不要上升到人格侮辱的地步。”
专家认为,孩子犯错以后,父母们应该让孩子明白自己错在哪儿,是针对孩子错误的行为,而不是否定孩子的人格。所以,父母大可不必上升到人格侮辱上,批评孩子笨、没用等。
这种教育方式不但不能让孩子明白自己错在哪儿了,还可能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2009年,哈佛团队就利用弥散张量成像,对从小经常遭受父母语言暴力的成年人大脑进行分析,发现从小持续性遭受语言暴力的人,左侧颞上回的灰质体积比没遭受过语言暴力的小孩要大。
而且遭受的语言暴力越多,灰质体积的区域也就越大,海马体和胼胝体体积却在缩减,这些变化,导致了孩子的记忆力下降,大脑开发不全,对孩子的记忆力、语言发育和智力发育都会带来阻碍。
这也是在告诫父母:伤人的话说之前要三思,避免在情绪上头时跟孩子交流。
04:“给孩子解释的机会,不要只顾着自己输出。”
心理学家钱志亮曾说过:
“当孩子犯错后,不要高高在上地去指责孩子、教训孩子,而是要充分尊重孩子,用更智慧的方式引导他自我反省。”
而在很多传统的中国家庭中,父母是上位者,孩子不能挑战自己的权威。
所以当自己犯错误伤孩子时,他们几乎不愿意承认,更别说道歉;而当孩子犯错时,父母往往就会揪住一个点不放,而且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不管不顾就一顿批评。
实际上有些孩子犯错或者不听话并非主观,只不过小孩子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模式与成年人不一样,他们或许根本没用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问题。
父母不问孩子的想法、不问他们这样做的初衷,不管不顾地对着孩子一顿批评,往往会令小孩不知所措。
父母弄清事情的原委,然后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这或许比不管不顾地批评更高效,而且还能帮助到孩子更好地成长。
另外,在批评小孩时还要注意场合,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教育孩子,以免打击其自尊心;而且要控制音调,高音调的刺激往往只会给孩子带来恐惧,并不能起到教育意义。
延伸阅读:当父母忍不住想吼孩子时,应该怎么办?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罗娜雷纳提出一个“A-B-C-D-E”法则,或许能够帮助家长控制脾气。
A:自问(Ask)
当你在吼孩子之前,先试着问问自己,为什么会生气,究竟是因为孩子做错事,还只是自己的压力太大。让自己的先稍微冷静一点,再想着下一步的事情。
B:呼吸(Breath)
当父母情绪上头时,身体的肾上腺素激素飙升,这时就会做出不理智的事情。建议你先有意识的做几次深呼吸,默默地对自己说“1、2、3、4,停!”
看看是否能够让情绪变得舒缓下来~
C:平静自我(Clam yourself)
可先完成前两步,试着让自己的情绪平稳下来,然后再尝试着跟孩子沟通,这时你的大脑思维也会更清晰。
D:确定孩子的需要(Decide what your child needs)
站在孩子的角度,实际上为他们分析和考虑,他们的想法和需求,为何他们会做出这种行为,例如,孩子经常莫名哭闹,是不是自己平时的关心不够,他们在求关注。
E:同理心(Empathize)
不要高高在上的指责教育孩子,而是要跟孩子换位思考,理解他们的处境和感受,然后再好好沟通,这样的方式或许更容易让孩子接受,你们的亲子关系也能拉得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