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对你的称呼,由“妈妈”变为“妈”,暗藏几种心理变化

文|小鱼奶爸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就算是再娇弱的女孩子,在听到宝宝叫出“妈妈”后,也会开始变得坚强,也就是为母则刚。

因为我们能感受到,自己肩上的责任变重了,之后的生活即使再艰难困苦,只要宝宝幸福快乐,就是母亲们最大的慰藉。

可随着年龄增长,很多孩子开始不再叫“妈妈”,而是直接叫“妈”。母亲们知道这是孩子长大的一种侧面表现,但心底难免有些失落。

孩子对你的称呼,由“妈妈”变为“妈”,暗藏几种心理变化
前两天和同事彤彤聊天时,她就提到了这件事情,她说总觉得孩子和自己不亲了。

从“妈妈”到“妈”,是孩子和自己不亲了吗

彤彤有个5岁的儿子,今年才上幼儿园大班,可却已经“长大”的迹象了,就比如他不喜欢妈妈在同学前叫他的小名。

“妈,在外面别叫我小名啦,同学会笑话我的。”彤彤听到这话时满口答应,心里却咯噔一下。

看着孩子远去的背影,彤彤感慨儿子终于长大了,可一时却不知该惆怅还是欢喜。

晚上,她就和老公说了这事情,老公也不知怎么安慰,只得说男孩子都这样,长大了叫妈妈太腻歪,自己小时候也是这样的。

彤彤这才安稳地睡了一觉,可第二天送孩子的时候又想起了这回事,回去的路上鼻子一酸,眼泪还流了下来,也不知是因为开心还是难过。

孩子对你的称呼,由“妈妈”变为“妈”,暗藏几种心理变化
“妈妈”到“妈”,是孩子独立的信号

看似一字之差,其实反映了孩子的大变化,从“妈妈”到“妈”,不止是称谓的改变,往往还暗藏几种心理变化。

1)语言系统更完善

4-5个月的宝宝处于口语萌芽期,因而只能发出“妈妈”、“爸爸”这样的音节,而3岁后的孩子已经熟练掌握了多数语言,因此会选择更简单的词代替。

2)独立意识觉醒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在经历人生中的第一次独立意识觉醒。他们希望通过各种方式证明自己独立,就比如改变对家人的称呼。

孩子对你的称呼,由“妈妈”变为“妈”,暗藏几种心理变化
3)亲子关系的细微转变

养育孩子就是一场目送他渐渐远行的过程,因此孩子长大后,亲子关系很难再像从前那样亲密是很正常的。

小婴儿吃喝拉撒睡都依赖大人,但随着年龄增大,很多事情都要逐渐自己掌握。除此之外,如果孩子还有其他方面的变化,家长要及时反省,判断孩子是否有足够的安全感。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教育方式也该有所变化

1)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孩子是家长的希望,但有些传统观念较强的家长,将自己没完成的理想全都倾注在孩子身上,将孩子视作一种“附属品”。

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养成叛逆或唯唯诺诺的性格,没有主张。所以当孩子人格开始觉醒时,父母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这样孩子才能成为更优秀的人。

孩子对你的称呼,由“妈妈”变为“妈”,暗藏几种心理变化
2)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孩子拥有自己的独立人格,长大后要接触的不再只是家庭这一环境,他还要走进学校、走向社会。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家长们这时应该着重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孩子拥有独立自主的能力。

3)注意观察孩子的变化

虽说养育孩子要学会放手,但毕竟是孩子,他们的三观不够成熟,而且也无法承担责任,这是需要家长管控的。

因此,在大体的发展方向上,父母应注意把关和引导,发现苗头不对赶忙纠正,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但需要注意的是,与孩子沟通的手段不要太强硬,否则很容易伤害到亲子关系。

孩子对你的称呼,由“妈妈”变为“妈”,暗藏几种心理变化
写在最后

家长平时可以多和孩子聊聊天,认真倾听他的想法,引导他的思维走上正轨,孩子总有一天要长大,父母能做的,就是提前培养好孩子的各项能力,帮孩子走好人生的第一步。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310 字。

转载请注明: 孩子对你的称呼,由“妈妈”变为“妈”,暗藏几种心理变化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