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是一个家庭的灵魂人物,她的地位,往往决定了一个家庭的未来走向。
过去我们经常讨论,“究竟该富养儿子还是女儿。”其实,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富养妈妈才是最正确的,往往能让一个家庭的投资收益最大化。
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图文均无关
当然,这里所说的“富养”,并不只是表面上的给妈妈物质生活上的享受,更多的是指给妈妈尊重、呵护和关爱,让她们感受到在这个家里的满足感、幸福感。
1、妈妈的地位,决定了一个家庭的氛围
心理学博士洪兰女士在TED演讲中提到:“从人类演化角度,女性的情绪能量远远超过男性,母亲是家庭的灵魂,母亲快乐则全家快乐,母亲焦虑全家焦虑。”这句话颇有深意。
令人想起曼彻斯特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德.特洛尼克做过的一个著名的“静止脸实验”。在这次实验中,观察妈妈不同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
实验刚开始时,妈妈照常与孩子开心地玩耍,并对着孩子微笑,结果小孩也展现出很幸福的样子。接下来,妈妈开始“变脸”,她停止了微笑,变得面无表情。
孩子看完后,脸上的笑容戛然而止,并逐渐面露不安,甚至试图把身子靠近妈妈,吸引她的注意力,结果妈妈还是保持“扑克脸”,没过几分钟,孩子就开始崩溃大哭。
通过那个实验能观察出来,即使是还在喃喃学语的幼儿,他们的认知能力尚且不足的时候,已经能敏感地感受到妈妈的情绪变化,并且会对妈妈的情绪进行反馈。
如果仔细观察周围很多母亲,你会发现她们似乎很难快乐起来。她们一生都在为家庭、为丈夫、为孩子奉献,慢慢失去了”自我“。
明明心里还有诗和远方,却终日囿于家庭琐事,最终在消磨中毁灭。更为糟糕的是,在这个家庭中,可能没有人听到“她们”的声音,肯定她们的奉献价值。
正因如此,导致发怒、唠叨、抱怨,成了这类母亲的“保护色”,她们只能靠着这个来跟外界对话,却无形中给孩子们制造了一个紧张又压抑的生长环境。
之前就有朋友回忆起自己的童年经历,“我很少发现我妈妈笑,她每天都闷闷不乐,要为一大家人操劳,很少出门跟朋友逛街,导致我每次回家看到她都特别难受。”
对于朋友来说,一方面是在同情母亲,一方面又畏惧母亲的负面情绪,害怕听到她的唠叨和抱怨。
所以你看,母亲在家里的地位,她的情绪感受,往往能影响全家人——
一个长期被忽视的妈妈,很容易把负能量传给家人,令这个家怨气不断;
反之,如果能让妈妈感受到被”富养“的氛围,令她感到被尊重,她也会由内而外散发出温柔,让家变得很温馨。
那么你会发现这个家庭的氛围至少是和谐而愉快的,而且她还会把这种愉悦感,传染给家庭每个成员。
2、妈妈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是孩子未来生活的底气
之前有位语文老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有一篇作文令人印象深刻,名字叫《我的妈妈》。
在文章中,孩子写道妈妈什么事都做不好,做饭难吃,又不会料理家务,一天到晚只会玩儿,还天天叫累。孩子羡慕朋友们的妈妈会开车、会画画、会做衣服,嫌弃自己的母亲“是个没用的中年妇女”。
看到这让人有些触动,还记得当初自己生完二宝后,因为有点产后抑郁,所以每天蓬头垢面待在家里,最后还是大宝之之的一句话唤醒了我,她说:”妈妈,你为什么不上班了,我还是喜欢以前上班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妈妈……“
所以你看其实妈妈的形象也会影响到孩子。如果你们能够学会富养自己,好好爱自己,积极乐观的生活,那么这种态度也会感染到孩子,让他们学会好好生活。
3、爸爸学会爱妻子,孩子以后更有出息
教育专家曾提过一个观点:
在家庭等级中,妈妈站得越高,受重视的程度越高,话语权往往越大,孩子越容易受管教,以后也更有出息。
而一个受尊重的妈妈,背后必然站着一个爱妻子、尊重妻子的爸爸。
有些家庭的小孩并不把妈妈当回事,每天呼之即来挥之即去,把妈妈当成“免费保姆”,其实主要就是爸爸没做好榜样。
曾经看过一个短视频,视频里的妈妈在操持家务,爸爸和女儿躺在沙发上玩游戏,并没有一点想要帮忙的样子,妈妈忍不住唠叨了几句,结果女儿竟然说:“你一个外姓人没资格说话,好好做你的事……”
一旁的爸爸不以为然,然而还拍手叫好。看着妈妈落寞的神情,同为母亲的我鼻头酸酸的,虽然不知道这个视频究竟是摆拍,还是真实发生的故事,但还是大为触动。
想到平时我在家的时候,有时候孩子叛逆起来会直接叫我的大名,还说“我再也不想理你了”,老公就会直接特别严肃地呵斥孩子,让她们学会尊重我,之后孩子再也不敢在我面前“造次”。
关于这一点,李玫瑾教授说过一句名言:妈妈在家庭中的地位越高,对孩子的成长越有利。
这句话并不假,一个家里爸爸尊重妻子,处处呵护好她,令她感觉到被“富养”,她的情绪就会更加稳定,浑身散发着幸福感。
孩子在这种家庭氛围中长大,往往更有安全感,做事更大胆,以后容易出人头地,而且他们也能学习到父母这种相处模式,未来在处理亲密关系时更加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