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娇云
在陶艺馆,看到这样一幕。
5、6岁的男孩,完成了他的作品后,示意站在门口的妈妈来看,还没等妈妈走近,邻座小女孩对男孩说:“嘻嘻,你做了个大肚瓶……”。
这话显然刺激到了男孩,他“砰”地一下把自己好不容易做好的陶瓷给摔了,哭着让妈妈带他回家。
女孩的妈妈赶紧教育孩子:“快点道歉,不要乱说,这是哥哥的艺术品。”
但男孩并没被安慰,反而跟妈妈说:“我讨厌做瓷器,我再也不要做了。”
妈妈尴尬地说:“我家宝贝就是爱面子……”
确实,每个孩子都好面子,但是其实“脸皮厚”点是好事!
太爱面子的孩子,给自己设限
孩子有顾惜面子之心,但过于爱面子,则未必是好事。
《育儿大师》中,优米爱面子的脾性,让父母很是头痛。
优米用积木搭城堡,进行一半时,她放上的一块积木让整个“建筑”失重,城堡哗啦一下垮塌了。
看到搞砸了作品,积木又散落一地,优米尴尬地冲妈妈干笑着,嘀咕着:“它垮了”。妈妈则示意她,东西掉了要自己捡起来。
但优米不理妈妈的建议,只顾着摆弄身上的麦克风,并要求妈妈也来看,又拿起积木去遮妈妈的眼睛,回避谈论撒落了积木,意在转移话题。
用“小动作”来掩饰错误,是优米的常态。
并且,为了不被差评,优米也从不当众“出丑”。
老师拍来视频,同学们都欢快地唱着歌,唯独优米不敢开口,手脚无措地想唱又不敢唱。
妈妈不解地问优米:“你会唱的歌,为啥不唱呀?”优米不好意思地说:“我怕唱错……。”
为维护最佳形象,优米竟不敢当众展示熟悉的事物,爸妈也很无奈,不知该怎样教育。
事实上,束缚孩子的,正是过重的面子思想,为了保证有个最好的形象,孩子不肯认错,不敢试错,甚至干脆逃避一切可能出错的行为。
逃避错误,也意味着限制成长,让孩子丢失更多的机会,甚至丢失更好的未来。
不仅如此,薄脸皮、爱面子,又让孩子活得很辛苦。
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指出,脸皮薄背后,是自尊心脆弱的表现。他们把自尊建立在分数、外貌以及别人的称赞之上,夸大自我,寻求成为注意焦点,以此来获得自我价值感。
然而,外在形象和表现,最容易受到环境的冲击,在此之上所建立的价值感,也随之而脆弱不堪。
孩子为让外在“价值王国”不倒塌,在维护和修补它们之中往来奔走,却不知道真正的价值来自孩子本身,也不知如何建立真正的价值感。
这就让孩子面临比别人更多的压力,愤怒以及人际关系问题,让他陷入痛苦,却又无力自拔。
“厚脸皮”的孩子,敢于突破自已,更易于成功
爱面子犹如“牢笼”困住孩子,而“厚脸皮”则能让他勇往直前。
辣目洋子原名李嘉琪,她坦言,能走到今天,要归功于她的“厚脸皮”。
洋子很小就学习舞蹈,在妈妈的鼓励下,频繁地登台演出,让她练就了不畏评价的“厚颜”。
也是由着这股劲,长相普通的她,竟“妄想”做演员。
如此“崇高”的理想,被人频频泼冷水,因为在大家眼里,洋子身上没有一样符合演员标准。
洋子却毫不气馁,分析了自身的优点与劣势,并且寻找其定位,她在日记中写道:
“如果要找个漂亮的女演员,随便一抓一大把,但想找个丑得有特点,有自信,会搞笑的女人,就我一个。我不美,但仅此一个,绝版了。”
学生时代的洋子,热情积极,热衷组织文艺活动,一直稳坐班上文艺委员位置。
但她依旧经常被同学嘲笑,说她“脸大”,但洋子从不会因此受伤,总是怼回去:“关你屁事……。”
大学毕业后,她开始创作短视频,凭借特别和搞笑的风格,很快就收获了大量的粉丝。但随名气而来的,是别人对她长相的吐槽,网友说她长得既胖又丑,让人倒胃口,还辣眼睛。
刚开始,洋子也感觉很受打击,但她很快振作,并决定把名字改为:辣目洋子,意思是辣眼睛的样子,冲着诋毁她的人叫板。
这还没完,她越发大胆暴露自身的缺点,露出满身赘肉参加时装秀,以辣眼睛的形象接拍各种广告。
挫折奈何不了她,连负面评价也被她“厚着脸皮”正面回击,正是这股打不碎,折不断的韧劲,让她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心理韧性的力量》书中说:
“具有心理韧性的人身上所有的特质是,他们拥有应对任何状况的信心和希望,他们并不是盲目乐观,而是知道自己拥有能够化险为夷的资源。”
厚脸皮的孩子,是具备心理韧性的。
他不在意别人的看法,了解自身的短板和长处,能保持乐观和自信,善于发掘、利用自身的优势,来应对面临的问题。
他能正确看待成败,有勇气直面困难,而每一次的得胜,会让他积累出更多的信心,带出更多地成长,让内心更加强大。
正是这“厚脸皮”,能将孩子的潜力和才华发扬光大,成就理想,助他活出人生赢家。
表面的“厚脸皮”,实际必须有内在力量的支撑,因此,要给孩子一副耐摔打的厚颜,就需要培养他强大而充实的内在。
1.帮助孩子养成乐观的心态。
悲观的孩子,把失败看成洪水猛兽,往往知难而退,裹足不前。
但乐观的孩子,能迎难而上,不停止追求的脚步,也更容易获得成功。
让孩子保持乐观,首先教他:给坏事件做出更正确的解释。
比如,孩子数学考砸了,跟妈妈抱怨:数学又没考好,我怎么这么笨?
孩子失败,就归咎于人本身有问题,消极的自我定义,只会绊住前进的脚步。
父母要引导孩子,有问题只看事情本身,而不应该自我贬低。
可以这样回答:孩子,虽然两次没考好,也并不意味着你笨,想想你以前不是学得很好吗?来我们一起找找原因,努力把没搞懂的地方学透彻,下次一定能进步。
让孩子学会多看事情积极面,从失败中找原因,并寻求解决办法,孩子积累更多战胜困难的经验,就能形成“只要付出努力,一切都能改变”的意识,从而养成乐观。
其次,避免孩子陷入灾难性思维。
有些孩子,习惯把事情往坏处想。
比如,因为一道题错了,就担心会有更多的题出错,甚至想到以后可能考不上大学。
可以告诉孩子,不要放大威胁、低估自己应对的能力:
“实际上,你的基础不错,一道题不会做,只能说这个知识点没吃透。你担心错太多题、考不上大学,都是你的想像,而不是事实。要紧的是,哪里不会就着重学习,直到弄懂,下次就不会做错了。”
接着,还可以带孩子做一些喜欢的事,来转移注意力,以免在负面想法中打转。
2.“降低”孩子的自我意识。
心理学认为,自我意识过高的人,会十分强烈地感觉到自己的存在。
他在下意识的假想中,感觉好像始终被“注视”着,会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一举一动。而在人群中,他感觉所有人都在看自己、评价自己、甚至等着自己出丑。
时刻活在“别人的注视下”,就会特别在意成败得失,这也是造成孩子脸皮薄,过于爱面子的原因之一。
要训练孩子厚脸皮,父母可以有意识地“降低”孩子的自我意识。
经常给孩子灌输一个理念,即:“专注在要做的事情上,而不是别人的眼光”。
如果孩子害怕出丑,而不敢做某件事时,可以告诉他:
别人并没有那么在意你的表现,也没有人等着你搞砸一切,你这样做完全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
也可以调换角色的方式,来引导孩子。
举个例子,孩子因害羞不敢参加合唱,可以告诉他,妈妈在台下看合唱表演,是不会专注在某个孩子身上的,接着反问孩子:“如果是你看表演,你会盯着看一个人吗?肯定不会,是吧?!所以,不必害怕,因为别人并不会太在意你。”
孩子能养成专注当下,而非惦记别人眼光和评价的习惯,能很好地避免或降低过高的自我意识,有勇气接受挑战,能自由地做想做的事。
3.给予无条件的爱,帮孩子建立健康自尊。
拥有健康自尊的孩子,是在父母无条件的爱中培养出来的。
如果父母因为孩子做得好、表现好就爱孩子,反之,就收回对他的爱,这附加条件的爱,会让孩子把价值感建立父母所设的条件之上,比如外在好的表现和行为。
因此,孩子会努力表现自己,争取别人的称赞等来获取自尊。
但这自尊并不健康,也很脆弱。
反而,不管孩子做错事、淘气、还是没别人优秀,如果父母都一如既往地爱孩子,他就会感觉自己是受重视,是有价值的,从而建立起健康的自尊。
无条件的爱,是孩子面对困难的底气,也是应对逆境的铠甲,让他无畏也无惧。
《社会心理学》书中有言:
“对自我形象少关注一些,多注意培养自己的才能和发展人际关系,因为这些最终会给你带来更大的幸福感”。
让孩子感到幸福的,不是夺目的外在,而是充实的内心。
以爱为圆心,以发展才能实现自我为半径,把清醒地认识自已作为辅助,帮孩子描绘出更幸福圆满的人生。
—— End ——
作者:娇云,以文字疗己悦人。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