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幸孕姐(高级母婴护理师,原创不易,请勿抄袭)
孩子的成长的只有一次,没有重来的机会,父母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确的教育方式能使他们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反之,错误的方式可能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负面影响。
前段时间,《人民日报》发表了一份家长不合格行为的总结表,特意指出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易出现的误区——
✘特殊待遇:主要是对孩子进行特别照顾,通常是过分偏袒。
✘无限满足:无论他们提出多么过分的要求,家长都会满足,即使超出自身的承受范围。
文中配图均源于网络,图文均无关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图文无关
✘央求孩子:想让孩子做的事情,选择无限度的让步或者央求他们去完成。
✘没有原则:涉及到原则性的事情,家长总是因为“孩子还小”或其它原因去打破规则、降低底线。
✘事事包办:对孩子的吃穿住行等各个方面面事无巨细地包办,坚决不让其自己动手。
父母爱孩子无可厚非,大家都想把最好的部分留给他们,但是免受辛苦或者无限满足不是真正的爱,而是让他们拥有独立生活的能力。
为此,教育孩子应该做到:有顺从,有管教,有责罚,有奖励。
由于,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理解能力以及承受能力有所差异,父母应该视情况而定,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
①0-3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能够听懂一些简单的指令,过于严苛的教育理念显然不适合它们,此时最重要的就是建立安全感。
家长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照顾,让他们获得安全感。生活中,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快人一步,采取超前教育,让年纪尚小的他们辗转于各个早教班之间,这样只会适得其反,令其缺乏安全感,变得内向、敏感。
②3-6岁
这个阶段的孩子虽然懵懂无知,但是已经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识,并且性格也在逐渐形成,为此,应该着重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
这种意识并非一朝一夕建立的,而是需要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中践行,比如公众场合不可大吵大闹、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等,并且,父母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去引导孩子拥有规则意识。
③6-12岁
这一阶段的孩子正在上小学,这既是学习生涯的开始,也是在为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的学习奠基,为此,培养学习能力很重要。
首先,要培养孩子的主动性,无论做什么事情,主动出击的效果通常都远好于被动,父母要学会启蒙和引导,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掌握其中的乐趣,他们自然主动愿意去学。
其次,就是自我检测能力,这主要是针对每次出现错误能够做到查漏补缺,拥有这种能力才能更上一层楼。
最后就是建立足够的信心,多数孩子经历不了打击是因为缺乏足够的信心,一出错误就想着放弃,为此,家长应该多鼓励孩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面对困难的勇气。
④12-18岁
这个阶段孩子们会进入青春期,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秘密,很多时候不愿意听父母的说教,这个阶段父母应该理解他们的想法,尊重他们的意见,加强沟通,在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及时给予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