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雨
一次公开演讲中,作家麦家提到了育儿话题,他说:
“陪伴正处于青春期的儿子,说得难听一点,就是陪伴一头老虎,得小心翼翼。”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同感,叛逆期的孩子就像一碰就爆的炸弹,说不得,但又不能袖手旁观。
轻描淡写,孩子不当回事;语重心长,孩子嫌烦不听,威逼利诱,孩子更加不服。
那么,我们该怎样和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孩子进入叛逆期,父母千万不能做的3件事:
1、跟在背后唠叨孩子
为了让孩子少走弯路错路,很多父母喜欢给他们传授人生经验。
本意是好的,可叛逆期的孩子不仅不买账,反倒会嫌你啰嗦。
为什么?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
只要不是特别晦涩的道理,听一两遍就能懂,可对方却反复说、天天说;
刚静下心来学习做事,可有人在身边一个劲地说“抓紧时间”“不要开小差”;
正当埋头苦干的时候,旁人冷不丁过来说一句“不行,我觉得应该这样做......”
换做是你,会不会也觉得烦躁呢?
父母喜欢把唠叨视为“为孩子好”,但孩子只会觉得不被信任、不被看好。
要记住,说教在精不在多,家长不仅要讲道理,更要多关注孩子的做法,以身作则。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把你的话听进耳、记在心里。
2、端着架子命令孩子
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曾经说过:
“一个现代化、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
父母要抛弃高高在上的权威和架子,平等地对待孩子,亲子沟通的效果才会好。
同一件事,如果家长平心静气地说,便不足以激起孩子的负面情绪。
而如果用强硬的口吻说,则很可能引起孩子的逆反心情:
“道理规矩我都知道,可你越是命令我、强迫我,我就偏不这样做!”
还有的时候,孩子未必认可大人的想法,他们想要表达和商量。
如果家长硬逼孩子照做,孩子的叛逆行为会更加强烈,甚至明知故犯。
身为父母,我们一定要牢记:有事多商量,有错多引导,给孩子尝试的机会。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越做越好。
3、总说反话刺激孩子
面对孩子的屡教不改、屡教不改,有一些家长直接放下狠话:
“你想怎样就怎样,反正烂泥扶不上墙”“我们不管了,就当没你这个儿子/女儿”......
我相信,很少有爸妈会主动放弃孩子,而更多的父母是想以此刺激孩子、让他们听话。
那效果怎样?真能如预期所想吗?
孩子的心智还不成熟,思维直来直去,他们并不能读出这番话的深意。
如果感受到家长对自己失望至极,他们很可能丧失自信,干脆破罐子破摔了。
结果,家长一时气急说的话,反而加深了隔阂、耽误了孩子一辈子。
一位教育专家曾说,有话好好说,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
不要冷嘲热讽,不要打压刻薄,请给孩子多一些包容和耐心。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朝着你期盼的方向前进。
4
记得看过这样一则故事:
男孩回到家,妈妈问他今天在学校过得怎样,他说:
“挺好的,今天英语课挺好玩的......”
还没等男孩说完,妈妈忙不迭地教育道:
“上课的时候要正经,学习不是玩,你这种态度要赶紧改掉,否则后果很严重!”
男孩把书包一摔,没好气地吼了句:
“我没有好好学吗?你看到我不正经了吗?你啥也不懂凭什么说我!”
其实那一天的英语课上,老师并没有讲新课,而是让同学们分角色演情景剧。
可见,要想和孩子沟通顺畅,家长必须做到:
充分了解情况再发表见解,不要急着反驳孩子,注意控制语速、语调和音量。
青春期的孩子脆弱而敏感,我们能做的,是给予他们关爱、陪伴和实质性帮助。
唯有父母多费心,孩子才能平稳无事地度过叛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