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被人骂的孩子长什么样?容易形成两种不良行为模式!
说起母亲,人们常用慈母来描述,大概是因为女性天然的母性让她们面对孩子的时候总是更温柔可亲。但是,随着社会对女性的日益严苛,大多数宝妈陷入生活工作的困局中,脾气越来越暴躁。
有时候控制不住的宝妈面对孩子的调皮不听话,难免一吼了事。虽然孩子乍然被吼会吓得乖乖听话,但是长期被吼的孩子心理肯定会发生变化,慢慢养成这样两种行为模式,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很不利。
优柔寡断,遇事不决
孩子被吼叫无非两种情况,一种是犯了什么错,被家长抓到了;另一种则是无意做的事情被家长认为是错误的。
有看过一些视频,孩子为了给妈妈带幼儿园好吃的蛋糕,把衣服口袋弄得一塌糊涂,被妈妈臭骂一顿。在妈妈看来,孩子确实犯了错,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她没有办法理解自己为什么被妈妈吼了。
说到底,犯错这件事其实是由家长来评判的,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犯了错,她只是在成长过程中“试错”,然后根据家长们的回应来判断自己是对是错。
这个时候家长如果一通吼骂,孩子没评判依据,还没来得及细想自己错哪儿了,就被家长的大吼大叫吓坏了。
不明白自己的错误原因,却先被吼叫吓坏,孩子会本能地认为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进而怀疑自己的所有决定的正确性。随着年纪的增长,孩子的行为模式就会变成,做决定,怀疑决定正确性,放弃决定,求助于人。
就这样,孩子变成了一个优柔寡断、遇事不决的人。
委屈自己,讨好他人
时候,家长对孩子大吼大叫不一定是孩子真的犯了什么不可原谅的错误,只不过是家长在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就像“踢猫效应”讲的那样,将自己在工作中受的委屈,生活中产生的坏情绪转嫁到了孩子身上。
在发泄完自己的坏情绪,看到被吼之后委屈的孩子,家长们又会觉得愧疚,转而对孩子更加温柔,各种安慰。
于是在孩子的认知中,只有承受这种坏情绪才能降低家长们的怒气,获得温和的对待;如果激烈反抗、回嘴,只会得到更粗暴的对待,比如罚抄书、挨揍等等。
这样,被吼的孩子就学会了抑制自己的需求,强迫自己迎合家长的需求,主动认错,主动道歉。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主动道歉,讨好他人以获得认同感;在面对不合理要求的时候,也不敢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不敢拒绝别人,只能委屈自己。
在每个孩子的心中,父母是最好的,所以即使他们被叫喊,他们也会立刻找到机会接近父母,希望他们原谅自己。而父母总是在心里预设一个完美的孩子,如果孩子达不到标准,他们就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这给孩子的成长造成了很大的阴影。作为一个有更好控制能力的成年人,我们是否应该反省一下,停止愤怒把孩子们推得越来越远?
各位宝妈,你们有没有对孩子大吼大叫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