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宝宝,时间到了,我们要回家了。”
宝宝:“不要,我还想玩一会。”
妈妈:“那最后玩5分钟。”
……
妈妈:“5分钟到了。”
宝宝:“没有,没有,我还要玩。”
妈吗:“最后给你一次机会,要么现在回家,要么再玩5分钟。”
……
这一幕我相信,照顾过学龄前孩子的家长,一定不陌生。为什么这个时期的孩子,这么“善变”、“爱耍赖”呢?
也许这并不是孩子的错。只是我们父母,用成人的视角,和认知水平去要求孩子。可孩子认知水平还成熟,视角与我们在不同高度。这些冲突使我们错怪了孩子。
1、7岁前孩子没有时间概念
研究表明:孩子7岁之后,才能对时间有清晰的认知。学龄前的孩子遵循,唯乐原则和现实原则。孩子只在意当下,他是否玩得高兴。当我们答应孩子,再玩5分钟或者30分钟使,在孩子的理解里,都是一样的:妈妈同意我可以继续玩。
孩子玩5分钟后,还要求玩5分钟,在我们父母看来,孩子在耍赖,不遵守约定。可对时间还没有清晰认知的孩子来说,5分钟和可以继续玩是同一个意思。即便是成年人,在没有借助外界参考的情况下,一样也是很难对时间的长短,有准确的判断。
我们借助手表,跟孩子约定再玩5分钟。就相当于2个人,使用2种不同的语言在对话。看似有在交流,实则2人都不明白对方的意思。
我们用事件代替时间,孩子更能明白接受
当我们准备离开时,告诉孩子我们要回家了。并允许孩子,再玩几个他喜欢的游戏项目。比如孩子可能会说:“我想再玩下滑滑梯、蹦床和秋千再回去了。”相比于“再玩5分钟”而言,具体的游戏项目,孩子将更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时候结束游戏回家。
对事件发生的可控感和可预知性,会让孩子更有安全感,更容易接受。当自己选择的游戏项目结束后,通常孩子都会遵守承诺,跟父母回家。
2、我们没有给孩子真正的选择权
我们对孩子说:“你想现在回家还是再玩5分钟,自己选一个?”父母似乎尊重他们的孩子,给他们选择的权利。事实上,孩子只是被动地接受,而父母又在5分钟内做出决定。因为“现在回家”不是一个可以选择的选项,家长应该问孩子,“你想玩一会儿秋千还是滑梯?”这两种选择应该具有可比性。
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
心理学家认为,当孩子拥有自由选择权时,孩子能感受到自己价值感,被重视感。孩子会赋予自己作出的选择,更多的责任。
所以,当孩子在游乐场里不愿意离开时,我们可以问孩子“你想在玩下滑滑梯回去呢?还是想玩下荡秋千在回去呢?”。一方面,做选择可以转移孩子,不愿意离开的情绪;另一面方面,当孩子作出选择后,会更愿意遵守和父母的约定。
3、给予孩子情感上的安慰。
孩子在游乐场玩得,不想跟我们回家,我们父母通常,会想尽办法哄骗孩子回家,或者强制孩子回家。几乎都没有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过,孩子为什么这么不舍得离开,仅仅是想多玩一会吗?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学龄前的孩子,特别是3-5岁时,有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泛灵心理。这时期的孩子会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是有生命,有感情的。
让孩子和玩具说“再见”
父母应该会注意到,这个时期的孩子,经常会跟布娃娃、椅子这些物品对话、聊天。在我们成人的视角里,孩子在游乐场里,只是借助游戏道具玩。可在孩子的世界里,也许他们就是在和,有生命有感情的小伙伴们一起玩。
我们成人平时和朋友聚会时,突然接个紧急电话要离开时,时间再紧,我们也会和朋友们说明下,并说声再见,表达自己的不舍和期待下次再聚。
同理,当孩子正在进行游戏时,我们需要孩子结束并离开,我们可以跟孩子说:“宝宝,我们要回家了,跟玩具说再见吧。”给孩子一点时间道别,或者我们和孩子一起跟玩具说“再见”。
当我们了解并走进孩子的世界,我们会发现和孩子交流原来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