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孩子自理能力差,3点原因父母要清楚,别再一味的“催催催”了

由 长孙秀芬 发布于 健康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提出过一个观点: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这原本是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但有些家长却会越俎代庖,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为什么现如今会有越来越多的“妈宝男”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或许这才是根本的原因。


邻居家的孩子昊昊长得虎头虎脑的,看着也挺讨人喜欢的,但有一次去他家做客,我却发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家里的长辈对孩子照顾得过于细致了。孩子想要吃菜,爷爷给夹。孩子要是渴了,奶奶给倒水,而昊昊似乎也习惯了长辈对自己的偏爱。


对此,我却是有些忧心,昊昊今年已经上三年级了,连吃饭喝水这么简单的事情,都还需要别人的帮忙。这要是进了社会,难道还得别人让着他吗?怪不得电视上经常会报道因为孩子自理能力差引发严重后果的新闻了。


孩子自理能力差的原因

第一、家长的过分溺爱

有句老话说得好,自己的事自己做,但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家长却并不是这么做的。或许是怕孩子不能很好地完成这些日常的小事,疼爱孩子并没有错,但也需要把握尺度。


第二、家长过于急切

有一部分的家长可能就是个急性子,在教导孩子掌握必备的生活技能的过程中没有足够的耐心,还会因为孩子的动作不够麻利或者完成的效果不如自己的预期,进而批评孩子。对于孩子来讲,他需要得到的是暖心的鼓励,而不是冰冷的评头论足。


第三、缺乏足够的鼓励

有些家长在孩子锻炼必备技能的时候没有给予足够的鼓励,就算孩子经过一次次尝试,并且已经完成得比之前有了很大进步的情况下,父母也只是给了孩子一个淡淡的笑容。但鼓励确实是孩子继续努力的动力之一,如果没有爸爸妈妈的鼓励,孩子就会失去对学习生活技能的新鲜感和热情。


自理能力差还会影响到孩子的哪些方面?

第一、抗压能力薄弱

通常来说,孩子的自理能力比较差的话,连带着孩子的抗压能力也会比较薄弱。因为这类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大都没有经历过什么大风大浪,一路走来也是顺顺当当。一旦遇到生活中的不如意,孩子就会变得沮丧失落,觉得自己美满的生活已经被毁于一旦。这种想法是非常危险的。


第二、自信心不足

通过锻炼孩子做事的能力,其实也能让孩子从完成任务这件事情上获得足够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就是个很厉害的小朋友,会对自己有着深深的认同感。但若是家长剥夺了孩子做事的权利,孩子的自信心也会难以建立,可能就会导致孩子在以后的生活当中做事畏首畏尾,不讨人喜欢。


第三、过于依赖他人

长久得不到锻炼能力的机会,会让孩子在潜意识中认为自己确实缺乏完成任务的能力,因为觉得自己能力不足,所以就只能借助他人的帮助。而若是将这种习惯带到社会生活当中,对于孩子的发展并没有好处。现在这个社会都讲究团队合作,如果总是依靠别人的帮助,也会引起他人的反感。


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小技巧

第一、让孩子从点滴小事做起

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只要从点滴小事做起,假以时日一定是可以见到效果的。比如说让孩子帮助爸爸妈妈打扫卫生等等。这些都是很容易就能学会的小事,只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现在的孩子其实都很聪明,只要领会要点,总归是能够完成得非常出色的。


第二、建立孩子自理能力的意识

有些家长会在有意无意间忽略帮助孩子建立自理能力意识的这个步骤,或许是出于怕孩子受苦的心态,才会刻意地将它忽略了。还有一些家长会觉得与其辛辛苦苦教会孩子,还不如有自己来完成,这样既省时又省力。久而久之,孩子就会错误地认为爸爸妈妈有能力做好一切繁琐的事情,如果有一天孩子提出的要求,父母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完成的话,孩子可能就会开始埋怨父母。所以树立孩子的自理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拆解训练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有时候孩子之所以会失去学习生活技能的热情,也有可能是因为爸爸妈妈下达的指令过于冗长,或者是因为这个任务本身是有一定的难度系数的。所以家长可以尝试将这些任务拆分成一个个的小步骤。


所以说,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靠的不仅仅是科学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家长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在重复的练习当中,帮助孩子逐渐掌握各项必备的生活技能,并且慢慢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