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美妈很帅
自从有了娃,孩子的的一举一动都牵着家长的心,就好像一只风筝,不管飞多远多高,线都在孩子手里,只要孩子轻拉一下,整个身体都抖几下。
“我家宝宝4个月了,没有一丁点想要翻身的意愿,是不是发育迟缓了?”
“儿子已经7个月了,都还不独坐,扶着也坐不稳,会不会有问题?”
老一辈根据宝宝发育进程总结了一套育儿经,“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周会走”。新手爸妈拿来对号入座,发现宝宝没能“按时”掌握这些本领,就焦虑到怀疑人生了,“糟了,宝宝体格发育发育迟缓了?”看到别人的娃,10个月就会走路了,自己的宝宝13个月了还在吭哧吭哧地爬,心里急得不行,“不行,明天带宝宝去医院让医生看看是不是有问题。”
2006年WHO(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婴幼儿的大运动发育时间表,详见下图。由图中可以看出,每一项大运动发育都有一个时间窗口,而且持续的时间比我们常规认知要长很多。就拿“独坐”这一项来说,时间窗口为4-9个月,长达5个月之久,也就是说你家宝宝在4-9个月这段时间掌握独坐这一项本领,都是没问题的,早于4个月或晚于9个月就要带宝宝看下医生寻找原因了。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宝宝的发育因人而异,大运动的发展也有快有慢,只要在正常的范围内掌握各项本领,家长都不必担心。当然,家长如果平常多给宝宝锻炼大运动,宝宝势必如虎添翼,身体及大脑都会发育得更好。宝宝动作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发展,多锻炼粗大动作能增强大脑发育的协调性。而锻炼粗大动作,最重要的还是锻炼宝宝的趴、翻身及爬行的能力,这几项训练到位了,其独坐、站立、独走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WHO(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6项大运动发育时间表
国外的爸爸妈妈在宝宝6个月之前,每天都会给宝宝做趴姿训练。让宝宝多趴,能锻炼宝宝颈部、背部及肩膀等核心肌肉群,为随后的翻身、独坐、爬行、行走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可以为宝宝塑造一个漂亮的头型,为颜值加分。据研究表明,与很少进行趴姿训练的宝宝相比,经常进行趴姿训练的宝宝开始爬行的时间更早。
到宝宝3个月大时,最好每天能训练一个小时。当然,这一个小时,是分解成更小一部分进行。小宝宝的骨头还很软,颈部肌肉也比较薄弱,训练要循序渐进。在状态良好的情况下,每次宝宝喝完奶拍完嗝就可以让宝宝趴着了,趴一小会就让宝宝休息一会,然后接着让宝宝趴。从新生儿期起,从每天几分钟再到每次几分钟,随着颈部肌肉的发展,逐渐拉长锻炼的时间,逐渐加强锻炼的强度。当宝宝的肌肉力量达到了,慢慢就有翻身的意识了。
经常做趴姿训练的宝宝,肌肉力量上来了,3-4个月一般都有翻身意识了。平常觉醒时,让宝宝仰卧在床上或铺垫子的地板上,把宝宝的右腿轻放在左腿上,然后用我们的左手托住宝宝的背部,慢慢辅助宝宝翻身。然后用同样的方法相反方向练习。每天重复练习,宝宝慢慢掌握了窍门,开始懂得侧身,也就走出了翻身的第一步。
接着进入第二个阶段,用玩具引逗宝宝翻身。首先让宝宝趴着,把他的肘部往里收一点以避免用力翻身时被手臂卡住,接着用宝宝感兴趣的玩具在宝宝一侧引逗他半自主翻身。
锻炼一段时间后,就让宝宝仰卧在床上或垫子上,先移动宝宝下半身并侧向左边,再同方向侧上身,引导宝宝自主翻身。然后用同样方法反方向练习。当宝宝体会到翻滚的乐趣,掌握了要领,即使妈妈放开手也能自个儿玩了。
为了给日后学爬打下稳固的基础,在宝宝能自主翻身后,父母可以像下图一样握住宝宝的双手与双脚,玩“滚西瓜游戏”,从左往右滚,再从右往左滚。
第一个阶段:抵足匐行
宝宝刚开始爬行时,头部与颈部都要抬起来,而且只能利用四肢力量进行腹爬。所以要让宝宝俯卧在床上,胸抬离地板,身体重心放在手上,以腹部为支点,家长用双手抵住宝宝足底,给他一些支持力,慢慢地向前推动宝宝。
第二个阶段:悬空匐行
把宝宝感兴趣的玩具放在宝宝前面不远处,家长用浴巾提起宝宝小腹,让腹部离开地面,促使身体重心落在手脚上,以此锻炼手部及腿部力量。在锻炼的过程中,要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果宝宝哭闹或双手无法支起,就要停止下来,而且锻炼的时间不宜太长。
当宝宝很能较好地协调两侧的身体,手脚控制能力越来越,会四点爬了,可以适当增加爬行的难度,加入一些小障碍物,比如抱枕、布娃娃等,开启花式爬行,让宝宝从障碍物上爬过去或绕过障碍物向前往前爬。
欧美专家建议,宝宝的一生至少要保证500小时的爬行。所以尽量让宝宝多爬行,让核心肌肉群得到充分的锻炼,增强身体的协调能力,为日后行走打下稳固的基础。
结语
“三翻、六坐、七滚、八爬、周会走”,只是前人对宝宝大运动发育一些经验总结,但是每个宝宝的发育情况不一样,得到的训练及接受能力也不一样,所以宝宝没有按月按时学会这些本领,家长也不必担心,只要不早于或晚于正常的时间窗口,都没啥问题。不过,大运动毕竟关系着宝宝的大脑发展,家长不要什么都不做,要遵循宝宝的发展规律,进行科学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