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吃什么才养生?传统习俗告诉您!
立秋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在立秋的时候也有许多的传统习俗,揭示了立秋节气的养生饮食。【培考通】这就带您一起来了解各地立秋的饮食习俗,分享健康的饮食秘诀。
立秋节气吃什么养生?
1
吃茄子
立秋吃茄子的民俗出自明朝的一个传说。传说明朝大将徐达打下元大都北平府之后,大将常遇春手下有个兵,偷了农民的一个香瓜。常遇春治兵非常严格,要把偷瓜的那个兵处以死刑。这时,农民出来了,说元大都有习俗,立秋拾瓜不算偷。常玉春听到这话,就赦免了那个兵。没料到,一说立秋拾瓜者无罪,其他士兵都开始抢瓜。为了犒劳士兵,常遇春找到了瓜的替代品——蔬菜之中唯一有肉感和肉味的茄子。于是,立秋吃茄子的民俗也就流传了下来。而茄子具有清热解毒去火的作用,非常适合秋季食用,而且茄子还可以缓解慢性胃炎,润肠通便。
2
北京“贴秋膘”吃肉
每年立秋,按照老北京的习俗要吃肉食,即“贴秋膘”。俗话说“夏天过后无病三分虚”,依照医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理,秋冬季节就需要进补。贴秋膘主要途径就是吃各种高热量的肉食。立秋时节,京城一些老字号肉食柜台前,选购肉食制品的顾客就会排起长队。
3
山东吃“渣”
在山东,立秋当天流行要吃“渣”,它是一种用豆沫和青菜磨制而成的豆腐渣,吃了过后,可以促进肠道消化,润肠通便,并且还有很好的预防腹泻的作用。因而当地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足见我国劳动人们对秋季腹泻的防范意识。
4
天津流行“咬秋”
立秋除了“贴秋膘”,天津等地还流行“咬秋”。人们相信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清时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5
四川喝“秋水”
四川东、西部还流行喝“立秋水”的习俗。立秋当天,喝一杯温热的酒,不仅可以起到暖胃的作用,同时口感也会更好,小酌一杯,细细品味这口酒的香醇和浓厚。全家老小各饮一杯,可消除积暑,秋来不闹肚子。
6
“啃秋”吃西瓜
很多地方有着立秋需要“啃秋”的习俗。在立秋这一天,啃食西瓜,代表着啃去暑气,啃下秋老虎。迎接凉爽的秋季。吃西瓜可以消除初秋的燥气,润养五脏。
7
吃南瓜
立秋人们要吃南瓜,此食物被认为是“抢秋膘”的首选。这是由于入秋以后,气候干燥,皮肤黏膜水分加速蒸发,身体容易出现燥热情形。而南瓜具有润燥的功效,同时能给人以饱腹感,认为吃了南瓜能够储备过冬的能量。当然南瓜的功效远远超过这些,中医认为,南瓜性温味甘,入脾、胃经,具有补中益气、消炎止痛、解毒杀虫的功能。
许多传统饮食习俗,看似平凡普通,实则都蕴含着养生的原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二十四节气的风俗彰显着从古至今劳动人民的智慧。【培考通】营养餐擅长将科学的饮食方法与传统习俗相结合,带给大家符合时令节气的饮食搭配,做到营养与美味兼备,值得家政阿姨们学习!
快速提升技能,轻松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