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教育能调教出不一样的孩子,父母的性格对孩子的性格也会有很大的影响。
小丽和小美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邻居、好朋友,但是两人的性格却截然不同。小丽是一个做事细心、有耐心的人,平日也为人开朗大方;而小美却不敢与不熟悉的人主动交流,性格十分胆怯和自卑,也是一个极其敏感的人。
明明两人的家庭条件和成长环境都差不多,有这么大的差异,这一切都要从20年前说起。
在两个孩子小的时候发生过这样两件事情。有一次小丽因为考试成绩优异,妈妈就奖励她一些零花钱让她去买一些好吃的,可是没想到在半路上小丽却把钱弄丢了。小丽妈妈不仅没有批评孩子,而是耐心让她仔细回忆自己有没有把钱落在哪里并和她一起去路上寻找。
同样是把钱不小心弄丢的事情,小美的妈妈却因为小美把原本应该买学习用具的钱弄丢而大发雷霆,对孩子各种言语上的批评,甚至认为孩子是私藏钱去买零食。小美因此感到很委屈,也从此变得小心翼翼,没有自信。
同样的事情,两位妈妈不同的做法,对在孩子长大后的性格造成了很大的改变。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年幼的孩子。小朋友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并不知道如何在孩子犯错后用正确的方式教育。
当出现同种行为的时候家长要怎么做?
首先,询问孩子前因后果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犯错误,不分青红皂白就把孩子痛骂一顿,以为这样就可以让孩子吸取教训从而改正坏毛病。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如果家长不给孩子陈述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的机会,很有可能会因为自己的主观臆断而误会孩子。
冤枉对于一个人的打击是巨大的,更何况是一个心理发展不成熟、还没有形成个性思想的孩子。家长要让孩子有为自己辩解的机会,即使孩子确实真的犯了错误,也需要让孩子阐述自己的问题从而更深刻体会到自己的错误,家长之后的教育也更能让他们心服口服。
其次,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
犯错不要紧,重要的是能及时改正和弥补,
把伤害和影响的程度降到最低
,才是犯错的孩子应该学会的事情。
家长要冷静,耐心地教导孩子应该如何去弥补自己的过错,也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去完成。这样当孩子下次再面对同样的问题时,就可以多长一个心眼,更加仔细和小心,也就可以减少犯错的可能性。
其实家长要明白,犯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孩子的机会,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远比空洞的语言教导更加有效果。
最后,适当惩罚
当教会孩子如何处理问题后,也一定要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惩罚。如果家长就这样一笔带过,没有惩罚也就无法让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没有为自己的行为付出过牺牲会让孩子以为犯错其实也没有关系,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
同时,
当对孩子进行过惩罚后,在将来的生活中不要一直提及孩子的旧账
,让家长充斥着一种埋怨的氛围。要让孩子知道父母依旧是爱自己的,只要自己为错误买单就可以。
总结
家长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应该让孩子从错误中学习、成长、改正,而不是因此对父母心生芥蒂或变得胆小懦弱。父母要给予孩子充足的机会,鼓励孩子继续勇敢地探索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