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夏季,都有一些人出现烦热、头痛等症状,也就是中暑。知道吗?中暑有分为中“阴暑”和中“阳暑”两种类型,其表现症状不同,处理的办法也不一样。
文/记者 白丽 通讯员 李琪彬 漫画/小牛 中暑分“阴阳” 忽冷忽热易中“阴暑” 厦门市中医院治未病科主任医师李劲松说,夏日酷暑来临,人们在积极预防中暑。然而,很多人只知道“中暑”,很少有人知道中暑有分“阳暑”和“阴暑”,他提醒大家,防中暑,要小心“阴暑”伤人。 他介绍,中医把中暑按照中暑的环境和症状分为“阳暑”和“阴暑”。其中阳暑通常见于长时间在太阳暴晒下的劳动者、运动人士,症状是头晕倦怠、口渴身热等,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兼休息,甚至会出现热衰竭和休克,危及生命安全。 他说,阴暑是一种病证名,“阴暑者,因暑而受寒者也”,常因过度贪凉而引发“阴暑”。 由于夏季暑热湿盛,人们毛孔开张、腠理疏松,在睡眠、午休和纳凉之时,若过于避热趋凉,如夜间露宿室外,或坐卧于阴寒潮湿之地,或在树阴下、水亭中、阳台上乘凉时间过长,或运动劳作后立即用冷水浇头冲身,或立即快速饮进大量冷开水或冰镇饮料,或睡眠时被电扇强风对吹,均可导致风、寒、湿邪侵袭机体,从而引发阴暑。 阳暑可喝绿豆汤 阴暑可用藿香正气水 厦门把个脉中医诊所中医师吕方舟说,我们所说的中阴暑和中阳暑,两者症状大部分一样,都会出现烦热、头痛、口渴等症状,但是中阴暑者往往还有一些恶寒、神疲倦怠、舌质淡、苔薄黄、脉弦细、出汗不多甚至无汗等情况。 他说,两者病机有所不同。本来人体受暑热之后会通过出汗等方式排出暑气,但受暑热太过,阳热之气过盛,就会出现阳暑的情况,这常见于一些户外工作者。阳暑可以用绿豆汤、清络饮、金银花茶等消暑去热。而阴暑则是受了暑气之后,又贪凉吹空调或者吃冰品,导致气机闭塞、腠理闭合,暑气闭于体内不能散出所致。 阴暑是相对于中暑(即阳暑)而言的。区分两者的关键点在于,一是发病过程是否有贪凉的行为,二是发病时是否明显怕冷、汗出不畅。 通常讲藿香正气水能解暑,是对“阴暑”有效,尤其出现胃肠不适症状的,有很好的效果,阳暑则不宜。 阴暑食疗方 如果中了“阴暑”,可用如下饮食方法调理: ■紫苏粥 做法:先煮粥,粥熟前五分钟加入紫苏叶约10克,即可。紫苏有和胃止呕,解表散寒的作用,对阴暑有效。 ■生姜红糖水 做法:生姜约2-3片,加水煮五分钟,调入红糖适量即可。生姜有暖胃驱寒,祛风止呕等作用。 ■桂圆红枣红糖姜汤 做法:备料桂圆肉20克,红枣6个(去核),生姜3片,红糖适量。 将材料洗净,放入沸水中煮20分钟,加入红糖调味即可。 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桂圆肉益气补血、安神定志;生姜温中和胃;红糖有补虚,缓中止痛、活血化淤的作用。来源:厦门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