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要与新生儿聊天吗,为什么? 我知道有些宝宝六个月就会喊妈妈了,可能更早一点,四五个月就能对宝宝、妈妈等特定的发音做出反应。
所以我的理解是这样的:腹中阶段,胎教是没意义的(纯属噪音),只以优美柔和的音乐为主,当然你要对话也可以,但是,话语的内容没有任何意义,你是讲故事还是聊天谈心,对宝宝来说只是一个声音罢了,甚至你说得大声了只能算噪音而已。但宝宝应该能听到、能区分一定的发音和音色。
如有人说的胎教经常喊娃娃,出生后对娃娃两个字做出反应,但也只能如此,生下来前三个月,也不需要讲故事(随便说点什么都可以),还是噪音而已,即使你觉得有效果,那也只是宝宝感受到了“每天这个时候妈妈都要对我发出可爱的声音,我好有安全感”罢了,哪怕你在念经都可以。三个月以后,开始着重发出特定的短语,养成日常相处规律,比如睡前讲故事,这时候有用无用不是最重要的,而是为了即将逐渐过渡到宝宝听得懂的阶段。
举例,你觉得有个人每天用法语给你讲故事,你很喜欢她,你是因为她讲的故事内容而喜欢她,还是因为她的声音、她的音色、她的旋律而喜欢她?很多人已经就理论依据到具体表象,掰开揉碎说的挺清楚了,我就说说我的体验。娃还在肚子里的时候,我为了让孩儿他爹提前进入角色,每天晚上要求他对着肚子读一篇童话,开始他意兴阑珊,挺勉强,感觉对着一个未可知的圆球咿咿呀呀不知是否真的有用。然后又一晚睡前,开始阅读时间,他刚做声,发现肚子里的娃动了一下,再念一句,又动了一下。
通常一只手放肚子上,一只手拿着书,然后他丢下书,异常兴奋的叫道:动了,他是不是听到了,是不是记得我声音?脸上挂着激动,咧着嘴笑成猪样,这时我觉得我当初想法对的,不能怀孕,总要他干点啥一起感受感受吧。有时他忙到很晚回家,我就会自己对着肚子读,也就是我自己喜欢的书,倒也看了一些,没想过要提前培养语言能力什么的,就是在找当母亲的感觉。出生顺产,也算有惊无险生后看了他一会,不会吸奶,就被送去新生儿科检查。
然后再看到他都是快一个月后了,去医院接他回家,一直躺我怀里睡,我看着他的脸,仔细又仔细的辨认,还是跟当初才从肚子里出来的那个粉嘟嘟的样子不一样,就问老公,到底是不是我们儿子?有没可能抱错?问了很多遍,老公都说没有错,但我心里总觉得怕搞错了。我跟他之间,陌生得让我心里难受至极。回到家,宝宝醒了,发现是陌生的人陌生的环境吧,开始大哭,我就叫:“宝宝别难过了,妈妈接你回家了,这是咱们家,不要怕”。
不哭了,他看着我,有点呆。我也不知道是她认出了我声音,还是听懂了我安慰。所以,以我的体验,我觉得,跟新生儿、婴儿聊天当然有必要啊,聊天发展语言能力还是其次,难道不是你们亲子互动的重要环节么?
我觉得跟小婴儿聊天也不局限于世界名著,童话这种阅读输出,光是一个安抚就要说好多话的好么,也不一定需要多少逻辑吧,但带着有爱的情感是肯定的。你说他没啥反应,这个不对,他只是还没能力表达他的反应而已,至于依据,很多大牛已经给掰开了揉碎了说的很清楚了,就不累述了。
本期讨论点:孩子在哺乳期时,你怎么和孩子沟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