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想吃40元一斤的草莓,与其冷漠拒绝,不如教孩子“延时满足”

文|绿叶妈咪

图|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相信很多家长都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一种情况,在和孩子一起逛超市或者商场时,孩子突然喜欢上了某种商品,而出于各种原因,家长并不想满足孩子的要求。

是冷漠拒绝,还是痛快满足孩子的要求?家长不同的选择会对孩子产生不同的影响。

孩子想吃40元一斤的草莓,与其冷漠拒绝,不如教孩子“延时满足”
孩子想吃40元一斤的草莓,该不该满足他?

营养专家范志红老师曾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奶奶带孙子逛超市时,孩子突然想吃40元一斤的草莓,但是奶奶嫌贵就没有给他买,遭到拒绝的孩子哇哇大哭。

孩子想吃40元一斤的草莓,与其冷漠拒绝,不如教孩子“延时满足”
相信很多父母也遇到过此类情况,到底该不该满足孩子的要求?对于这个问题,网友们各抒己见,主要分为以下两种。

第一种网友的想法很简单,他们认为家长并不是真的买不起,为什么不咬咬牙买给孩子,让孩子开开心心的呢?

第二种网友则表示,不能给孩子养成错误的消费观念,看见什么就要买下来,所以这位家长做得对,坚决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

孩子想吃40元一斤的草莓,与其冷漠拒绝,不如教孩子“延时满足”
不得不说,两种观点都各有道理,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却不尽人意。

一味满足孩子的家长,不得不应对孩子一次又一次的无理取闹。毕竟现在看到了40元一斤的草莓想要尝一尝,那明天孩子想买400元乃至4000元的玩具,家长是不是还轻易地答应孩子的要求呢?

而冷漠拒绝孩子的家长,首先,在情感上给孩子造成伤害,他可能会觉得父母不爱自己,缺乏安全感,自卑又敏感。其次,孩子产生匮乏心理,长大很容易被人骗,只要别人一对自己好就不管不顾。

孩子想吃40元一斤的草莓,与其冷漠拒绝,不如教孩子“延时满足”
聪明的家长不妨借鉴李玫瑾教授的做法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李玫瑾教授,曾在一次讲座上提到类似的问题,她讲述了当孩子闹着买玩具时,一位聪明妈妈的做法。

孩子想吃40元一斤的草莓,与其冷漠拒绝,不如教孩子“延时满足”
按照这个方法,我们将“玩具”换成“草莓”也一样适用。

当孩子提出想要购买40元一斤的草莓时,家长可以表示计划给他买水果的钱只有10元或者20元,自己的预算并不足以为孩子购买一些草莓。

也就是说,家长向孩子解释,草莓的价格对于自己来说有些贵,自己当前的经济状况并不足以承担购买草莓的消费。

孩子想吃40元一斤的草莓,与其冷漠拒绝,不如教孩子“延时满足”
或许孩子会觉得家长在骗自己,毕竟一般家庭还是吃得起草莓的。

此时,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自己每天上班辛苦挣来的钱,需要花费的地方有很多,比如水费、电费等等日常开销。

其中,每天留下来给孩子购买水果的钱只有这么多,所以当下不能为他支付购买草莓的钱。

孩子想吃40元一斤的草莓,与其冷漠拒绝,不如教孩子“延时满足”
那么,真的不给孩子买草莓了吗?当然不是。

紧接着,家长可以表示虽然现在钱不够,但是自己明天上班可以更努力一些,挣下来更多的钱为孩子买一些草莓。

回到家里之后,家长可以将购买草莓这件事作为对于孩子的“强化物”,以此来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完成某些事情。

孩子想吃40元一斤的草莓,与其冷漠拒绝,不如教孩子“延时满足”
比如告诉孩子:“今天能不能早点睡觉,明天妈妈要早起上班努力挣钱,才能给你买草莓”,孩子听了之后就会乖乖去睡觉。

又或者跟孩子说:“妈妈上班很辛苦,还要给你挣钱买草莓,你能不能帮我把地板扫一扫?”孩子二话不说就主动地去打扫。

等到第二天,家长再带着孩子来到超市买下他心心念念的草莓,此时孩子获得的满足感可能会比第一时间吃到草莓还要多。

孩子想吃40元一斤的草莓,与其冷漠拒绝,不如教孩子“延时满足”
教孩子“延时满足”,培养正确消费观

首先,明确告诉了孩子财富是通过辛勤劳动挣来的,让孩子意识到父母努力工作挣钱养家是比较辛苦的,不但养成正确的财富观,并且学会体谅父母。

其次,引导孩子明白了财富的使用要按照一定的规划,不能“寅支卯粮”,将自己有其他用处的钱填补在买草莓上,为孩子养成一个好的消费观念。

最后,将孩子的满足感推迟了,并通过买草莓这件事,使孩子达到家长为他设定的一些要求,比如按时睡觉、做家务等,对孩子的成长起到积极意义。

孩子想吃40元一斤的草莓,与其冷漠拒绝,不如教孩子“延时满足”
这是一种“延时满足”的做法,与“即时满足”相反。

所谓“延时满足”,是为了达到更大的目标、获取更大的利益,暂时克制欲望、抑制冲动,放弃眼前的诱惑,说白了就是要学会忍耐。

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通过“棉花糖实验”提出。经过18年的追踪,研究人员发现:那些擅长等待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获得成功。

孩子想吃40元一斤的草莓,与其冷漠拒绝,不如教孩子“延时满足”
但不少家长都误解了,“延迟满足”不是让孩子白白等待,也不是一味克制孩子的欲望,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孩子想吃40元一斤的草莓,与其冷漠拒绝,不如教孩子“延时满足”
父母教孩子“延迟满足”时,要注意这3个方面:

5岁是分界线

父母引导孩子学会“延迟满足”也是要分年龄段的。

米歇尔教授在实验结论中提出:年龄对孩子的延迟满足效果有很大影响,5岁是一条重要的分界线 ,4岁及以下的孩子大多不具有延迟满足的能力。

孩子想吃40元一斤的草莓,与其冷漠拒绝,不如教孩子“延时满足”
比如,当妈妈一离开视线宝宝就哭,为了不让孩子形成依赖性,有的妈妈选择哭了不马上抱,这是不对的。

得不到回应,会让孩子极度缺乏安全感,影响孩子与父母建立早期的依恋关系。

因此,对于5岁以下的孩子,父母最好还是采取“即时满足”。

大人是否可信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对于“延迟满足再研究”的实验中,由“可信的大人”主导的实验组和“不可信大人”主导的对照组,孩子的延迟满足效果相差甚远。

比如,当孩子在街上撒泼打滚,哭闹着买一样东西时,有些父母觉得丢脸,赶紧哄孩子起来:“下次给你买好不好?”

孩子想吃40元一斤的草莓,与其冷漠拒绝,不如教孩子“延时满足”
然而,这通常是父母为了敷衍孩子随口一说,并没有真的想给孩子买。孩子心心念念的“下一次”迟迟没有来到,家长的食言不但会有损孩子对父母的信任,还会影响亲子之间的关系。

到了下回孩子再哭闹的时候,这种“延迟满足”也就失效了。

主动延迟还是被动延迟

是父母控制孩子的“延迟满足”,还是孩子主动进行延迟,对培养自控力的效果差异很大。

米勒和蕾切尔对于“延迟满足”的研究中,发现“控制者”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当孩子自己掌控延迟的过程,他主动延迟的意愿更强,且时间更长;若是外人控制,孩子延迟的意愿更弱,且时间更短。

孩子想吃40元一斤的草莓,与其冷漠拒绝,不如教孩子“延时满足”
可见,家长应该把延迟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要不要等待、等待多久,均由孩子自己决定。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等待”的规则,比如“期末考试要进步多少名才能买新玩具”。

规则一旦确定下来就不能随意更改,双方共同遵守才能将“延迟满足”的效果发挥出来。

和你说句贴心话

其实,购买草莓只是一个例子,当孩子提出一些其他的无理要求时,家长也可以采用教孩子“延时满足”的方法,来为孩子建立正确的消费观,提高自制力。

每日话题: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你会怎么做?

————————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482 字。

转载请注明: 孩子想吃40元一斤的草莓,与其冷漠拒绝,不如教孩子“延时满足”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