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故事,带你了解更多育儿常识,假如您喜欢这样的故事,欢迎关注转发点赞
孩子的到来,对一个家庭来说,不单单是1+1=2的幸福,孩子更是一个家庭的希望。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养育孩子更是一场修行,家长们经常会遇到这样或者是那样的问题。不过中国式家长,在孩子出生后,一般做什么事情都提前帮孩子铺好道路,安排好一切。但是这些家长自以为是的爱,最后往往会毁了孩子。
最近,北大心理学博士李松蔚就在视频上提醒各位家长,家长不应该毫无底线地满足孩子,为孩子做牺牲。李松蔚表示:如果家长总是觉得孩子小,所有的事情都是家长在为孩子付出,照顾孩子全部生活所需,那么反而会在成年人的生活中忙埋线很多的不甘心。而这个不甘心在孩子长大以后,可能会变成了另外一种说法。
案例:
莉莉本来是一个职场女性,有着一份发展稳定的事业,但是结婚后,意外怀孕,只能让她放弃事业,回家当起了全职妈妈。因为孩子,莉莉将知己的身心都放在孩子身上,生活一直都围绕着孩子转。
渐渐的莉莉开始脱离自己的社交圈,朋友越来越少,跟社会接触也变得越来越少,为了照顾孩子跟家庭,没有时间管理身材,也没有心思打扮,整个人都变得邋里邋遢的。
全身心都放在孩子身上的莉莉,似乎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没有经济来源,每次为了家庭开支,也跟老公起了多次矛盾。
甚至在进入青春期后,孩子开始变得叛逆,不听管教,还嫌弃莉莉唠叨不修边幅,经常跟莉莉对着干。而一心扑在孩子身上的莉莉,似乎一切都脱离了她的预期。这样莉莉很难接受。
其实,这种现象出现在生活中很多家庭中,甚至还有父母更是无底线地满足孩子,事事都以孩子为中心。而最后往往却容易造成不好的后果。
分析:
家长经常为孩子付出一切,这样倾情付出,往往都是教育不出好孩子,因为家长的无底线满足,只会让孩子更不容易满足,甚至觉得自己对父母的所求是理所当然,全然体会不到父母的辛苦,这种教育方式,最后只会是毁了孩子。
其实,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应该要是有原则有底线的,爱孩子并不意味着就是满足孩子的一切,而应该是锻炼孩子,让孩子拥有能够独立生活的能力。
不想毁了孩子,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1、培养孩子独立能力
在中国的很多家庭里,孩子在五六岁还需要家长喂饭,十几岁了还不会穿衣,生活上不能自理。这种教育方式是最不可取的,家长要想孩子以后能够成长,就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独立的能力,这样孩子即使是离开父母,也能自己生活得很好。
2、适当放手
在生活中,家长经常会对孩子进行呵护式教育,不管孩子的什么事情都想进行参与,全程“陪伴”,但是孩子总会要学会自己成长,与其一直关注孩子,不如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进行探索。这样孩子才能学会成长。
对于中国式家长的教育方式,家长们需要改进的还有很多的地方,与其圈养孩子,让孩子生活在舒适圈,不如尽早让孩子学会自己成长。
想了解更多育儿常识,欢迎关注我们,您的关注点赞转发,将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万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