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很多家庭对于孩子过于溺爱,孩子要啥给啥,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孩子,在父母庇护下成长的孩子遇见困难就只知道逃避,这虽然是爱,但同时也是“害”!
儿童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父母过于溺爱孩子的时候,孩子会只追求自我感知的满足,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孩子会不珍惜物品,做事懒散无纪律;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极少考虑他人感受,所以父母有时候应该严格一点,尤其在这4件事上“逼”孩子一把,孩子将来更优秀。
第一件事、让孩子自食其力
很多的父母以为孩子还小,想让孩子少吃点苦头,不让孩子干活,甚至有的父母把孩子未来的路都铺完了。但是当孩子长大的时候,遇见困难时就不敢迎难而上,孩子缺少自己动手实践的能力,所以父母应该让孩子勇敢地面对困难,学会承担责任,适当的给孩子一些任务,鼓励孩子动手实践,让孩子明白先苦后甜的道理,比如:父母可以让孩子洗碗,当孩子完成后可以给孩子一个小时的玩耍时间等等。
第二件事、犯错一定要惩罚,但是要有分寸
当父母给孩子立下规矩后,应该立刻执行,不可以今天一个样,明天另一个样,在家一套,出去又一套。所谓“子不教,父子过”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一定要惩罚,曾经有一个同事和我说过这样一件事!
她的孩子才三岁多,每次孩子犯错,比如吃饭把大米饭弄得满地都是,把玩具弄得七零八碎等,她都会用尺子去打孩子,比如米饭弄掉就打嘴,玩具打乱就打手,真是狠心了,很快孩子是不会再犯这些错误了,因为孩子一看到这些就害怕,对这些东西一点兴趣都没有了!
著名心理学家艾尔菲·科恩认为,不要过度地惩罚孩子,可能会在孩子的心里留一下一个邪恶的种子,很难说未来会不会开花。所以惩罚孩子要有一个程度。所以在惩罚的方面家长学会适度,但不是用打骂的方式来惩罚的。
第三件事、让孩子学会节俭,而不是穷养
首先要明白穷养和节俭的区别,穷养是指有的家长无论家庭情况如何,总是习惯性地在孩子面前哭穷,可能慢慢的孩子会以为家里不是很有钱,不在乱要东西,但是孩子却因为家长哭穷的行为,可能造成孩子内心自卑,还有一些家长喜欢带着孩子去占小便宜。
这都不是良好的示范,甚至会对孩子以后的性格特别恶劣,穷养还会影响到孩子的格局,让孩子在几毛钱的小事儿,斤斤计较,这样以后人生的发展也会有着严重的影响,当孩子突然有钱时,可能会出现报复性消费,这也是家长穷养的代价。
诸葛亮曾经说过:“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所谓的节俭,是父母在正确的教导下,引导孩子,比如可以给孩子一些零用钱,如果家长怕孩子乱花,可以和孩子进行约定,或者定时定量的给孩子,让孩子学会理财的好习惯,同时也会抑制孩子过度消费的报复性消费的情况。
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赚钱的不易,可以让孩子通过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去赚取自己的劳动奖励。让孩子明白钱不是大风刮的,需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获得的。
第四件事、给孩子定下规矩,要遵守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无论在做什么事情也好,学校有校规、公司有制度、部队有纪律,各行各业都是如此,家庭也应该一样,父母应该用简洁,具体的方式,让孩子清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
比如,不说脏话,不浪费,不可以穿鞋进屋,不可以乱用水,去别人家的时候不可以乱翻东西,到饭点必须吃饭,吃饭的时候不应该吧唧嘴,不可以随便吐痰等等,更要尊重法律,让孩子懂法用法,千万不要让孩子触碰法律,父母要以身作则,无论何时何地,父母都是孩子的榜样。
家长如果不知道如何规范孩子的行为,可以用故事暗示的力量,比如通过一些行为习惯塑造的绘本,让孩子知道行为的好坏!
每个家庭都有一个需要守护的宝宝,但是父母应该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让孩子在一步一步的困境中慢慢成长,这样孩子才会感受到获得知识的快乐和喜悦。要想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好孩子,不是简简单单一件事就可以的,以上四件事父母越狠心,孩子越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