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都喜欢什么样的孩子?答案是“懂事的”。《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进行过一项关于“懂事”的调查。调查发现,有78.1%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喜欢懂事的孩子。家长想让孩子懂事,因为懂事的孩子更让人省心。可是孩子懂事到底是因为家长的要求,还是他们自己内心的想法呢?孩子不是生来就懂事的,在他们早早懂事,像个小大人的背后,也许藏着很多心酸和委屈。
孩子懂事的眼泪,有时真的能给人带来很大的冲击,让人内心震动。最近微博上就有这样一则视频。视频中,爸爸下班了,正在吃饭,这时上小学的大女儿突然跑过来,递给爸爸一百块钱,然后咬着嘴唇,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爸爸收到钱还没搞明白情况呢,看到女儿哭了,赶紧开始安慰,问问孩子到底怎么了。女儿不说话,只是啪塔啪塔往下掉眼泪。在家长的安抚和追问下,懂事的大女儿才回答说:“看这几天爸爸开车,觉得很辛苦。”女儿体贴爸爸,但是不知道要怎么表达,于是把自己所有的小金库,也就是一百块钱拿出来给爸爸,说想让爸爸买好吃的。
家长们当然安慰孩子说不辛苦,但是孩子仍然坚持,眼泪也止不住。这时候看上去大概才两三岁的小女儿看到姐姐哭了,迈着小短腿走到姐姐身边,弯下腰看看姐姐,还从桌子上拿纸巾给姐姐擦眼泪。姐妹两都非常懂事,感情也是非常好。爸爸当然不能要孩子的钱他把钱塞回孩子手中,把女儿抱在膝盖上仔细安慰,把女儿哄好了。后来爸爸说:“女儿懂事了,知道心疼父母,让家长很欣慰。但他们不想让孩子心思这么重,更希望孩子开开心心的生活。就像一边趁爸爸安慰姐姐,偷偷拿着爸爸手机玩打电话的妹妹一样,无忧无虑的。”
网友们在微博下留言说:“姐姐真的是上天派下来的小天使,妹妹是小甜心。”、“本来看得眼泪都下来了,结果最后被妹妹憋回去了。”、“真的,你都不知道孩子内心深处有多爱爸爸妈妈。”
孩子懂事了,自己想理解体贴父母,这是好事。但孩子的懂事不应该是被迫压抑自己的天性和渴望,去讨好别人。被迫懂事的孩子,会压抑自己的天性,失去童真,失去很多快乐。太早懂事,太过于懂事,未必是一件好事。
很多家庭中总是老大比较懂事,其中更是姐姐为最。为什么呢?这难道不是家长们要求的结果吗?尽管父母也会有意识地平衡孩子们的关注度,但是年长的孩子很容易被父母贴上“要懂事”的标签。家长总是告诉大孩子:“你大一点了,让让弟弟妹妹,妈妈下次给你买。”明明自己也想要这件东西,也想让妈妈多陪自己,却因为“懂事”这个标签,不得不选择谦让和隐忍。被动懂事的孩子,内心不知道会有多少次失落和委屈,其实他们也只是个孩子,甚至没比弟弟妹妹大多少,却要被迫忍让和“长大”。
懂事的人,似乎总是在顾忌和迁就别人,哪怕会因此委屈了自己,难为了自己。他们在不自觉的讨好别人。因为从来没有得到过无条件的爱,所以觉得自己不够好,不敢肆无忌惮地与人相处,只能用懂事和付出来获得关注和爱。
前段时间,马伊琍在直播中说,后悔自己当初对女儿爱马管教太严格,使女儿过于“懂事”。有一次,女儿回家告诉她一件不开心的事。原来女儿在幼儿园里跟同学一起玩过家家。妈妈和宝宝的角色本应轮流当,可是有的孩子总想自己当妈妈,还逼着爱马一直当宝宝。爱马觉得心里很不舒服。马伊琍对女儿说“你完全可以拒绝”,爱马却说“我不敢”。女儿的胆小,让马伊琍痛心。她联想到平时只要自己说话声音大一点,爱马立刻会认错:妈妈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为了让严格的妈妈喜欢自己,让妈妈高兴,爱马总是小心翼翼,硬是把自己逼成了一个“懂事”的孩子,不敢说出内心的想法,总是习惯把错误归结在自己身上。
在亲子关系中,父母第一件必须做到的就是无条件的爱孩子,让孩子知道:“我爱你,就爱原原本本的你,不管你是优秀还是平凡,懂事还是调皮捣蛋,我都爱你。”想必大人们在社会上都对“懂事”深有体会。很多过于“懂事”的成年人也知道自己这样活得很累。成年人们的改变需要很长的时间和长久的努力,但至少,不要让孩子太过“懂事”,早早地就体会到了这种辛苦。